第1746章直諫
…………
李破也是深呼吸了兩下,才壓住了心中的火氣。
他之所以惱火,其實并不完全是受到了臣下的指責,而是這廝是頭一個明明白白的拿他來與楊廣做比的家伙。
說起來,他最瞧不上的就是楊廣,李密,王世充三人,一旦提起這三人,他要是不說上兩句,自己都覺著不舒坦。
現在卻是有人說他要走楊廣的老路,他自然是老大的不樂意。
起身在并不寬敞的屋子中來回走了兩圈,“以后不要再拿楊廣來和朕相比,大業三年,那廝到榆林轉了一圈,他自己倒是威風了,卻害得朕顛沛流離,差點沒被人殺了。”
說完,他口氣卻是緩和了下來,“卿的建言一聽就沒有半點私心,而且很是中肯,朕為天子,系于社稷,確實不可輕出于外。
朕也時常自省,即握天下之權,承社稷之重,便不能肆意妄為,以免招致反噬,朕之生死榮辱是小,若鬧得天下沸騰,百姓妻離子散,那能對得起誰呢?
不過該做的事還是要做,與突厥會盟,事關重大,朕便不得不親自走上一趟,若是有那么一天,可隨意招突厥可汗入朝,哪還用朕親力親為?
所以說啊,還得你們這些臣下用力建功,朕才能省下些氣力,與其多費唇舌,卿不如好好想一想此行見了那些突厥人,該怎么據理力爭,莫要讓朕白跑一趟吧。”
劉政會應諾一聲,嘴唇蠕動了幾下,看了看皇帝黑黑的臉色,最終沒有再刺激皇帝,心里不免還有些遺憾,話也才說了一半,他還想跟皇帝談談其他的人生感悟呢。
比如說皇帝是一國之尊,行止要檢點一些,不說把女兒養在宮外的事情吧,此行去見突厥可汗,能不能別像上次那樣,弄的那般親密?
應該以國事為重啊陛下,和突厥可汗勾三搭四,那不啻于煬帝把突厥可敦給睡了,實在不成體統。
當然了,這些話也許日后他當上了宰相就能夠見縫插針的提一提,如今卻是時機不到。
劉政會于是理智的管住了自己的嘴巴,趁機告辭,離開了隨時可能火冒三丈的皇帝。
直臣也分為許多種,像劉政會這樣的,就可以稱上一個賢字,他胸懷坦蕩,不為一己私利,說的話也就理直氣壯,卻還能見好就收。
所以李破就算心中惱火,但也不打算怪罪于他,他耳邊不缺好話,逆耳之言卻還是要聽一聽的……
就怕遇到那種想博名聲的虛偽家伙,想著法的讓皇帝打他的板子,那樣的臣子死一百次李破都不帶眨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