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商議
…………
李破心里已有了決定,不過當晚他還把吏部侍郎房玄齡,戶部侍郎武士彟,左翊衛(wèi)將軍侯君集,右翊衛(wèi)將軍裴行儼招來營帳之中商議了一下。
房玄齡這個倒霉蛋最近牽扯進了科場桉中,之前主持削減冗官之事,這兩年也沒少受了參劾。
只是這人才能了得,是個知道該做什么的人,而且情商很高,深諳為官之道,在三省六部的官員的官員之中,頗有威望。
本來房玄齡并不在隨扈的名單之上,應該是顏師古跟著過來,顏師古是做過散騎常侍的人,知道李破的喜好,不論是參贊政務,還是做個書記都成。
只是臨行之時最終還是改了房喬,李破自然是出于維護之心,想稍稍拉這廝一把,讓他不用面對很有可能是針對他發(fā)起了風波。
當然了,也許是多此一舉,以房玄齡之能,這種小場面應該是能自己應付自如的。
沒看之前桉子都查到了他的頭上,他還不緊不慢的隔了好幾天,才借著稟報政務的機會見駕,并為自己辯解了幾句。
李破就問他,你覺著是你那府中管事自作主張,還是有人意欲構(gòu)陷?
人家答的是,臣身涉其中,為避嫌猜,怎敢妄言?再說了,陛下見到臣來,未曾有一句加罪之詞,顯然是知道臣的為人,這樣的話,臣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
不是原話,可大致上就是這么個意思,他用幾句話,以及這些天來的實際行動,直接將君臣間的信任拉滿。
意思也很明白,君不疑臣,臣不疑君,君臣相得至此,死亦無憾矣。
你瞧瞧這情商,李破也不得不給這廝在心里點個贊,房喬耍的不是什么小心眼,走的是堂皇大道。
這樣的人在歷朝歷代都不多見,用的好了,都是可以付之以國事,托之以腹心的人物。
而且唐初人物,房玄齡也許不是最為杰出的那一個,因為開國之際,必定英杰輩出,沒有誰能獨占鰲頭,只能說是各有千秋。
只是房玄齡,杜如晦的組合,卻為人所津津樂道,李破自然也是知道的,李靖,長孫無忌,房玄齡,岑文本,魏征,徐世績等人,甚或是侯君集,褚遂良等人,都在此列,任用他們,不用擔心才能不夠,只需防著他們坐大難制即可。
這些都是唐初鼎鼎大名的人杰,只要稍加扶持,就能有一番作為,省心的很。
而且老中青都有,能夠用很多年,不用擔心人才斷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