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歸程
和他預計的也差不多,鎮守朔方的大軍這兩年是不會動的,剛剛把北五原拿回來,也需要朔方的大軍作為支持。
而且榆林馬場的重建之事,也要落在他的頭上。
另外修一條出塞直通榆林的馳道也提上了日程,這條路只要一天沒有修通,就算突厥把北五原送給大唐給大唐,大唐對那里也沒辦法形成有效的控制。
塞上江南,經營的好了才叫塞上江南,如今這個情形,哪有半點江南的樣子?
李破有心按照馬邑的模式來經營,哪天大唐的力量積蓄的夠了,那里也許就是大唐北上的橋頭堡。
如今北五原的九原城則是大唐和突厥市易之所在。
一些大唐的商人在涼州跟西域商人交易之后,并不會選擇回程,而是經涼州去到九原再跟突厥人交易一下,看看有什么收獲,然后再南下長安。
而商人們若是無利可圖,他們是不會選擇兜這個圈子的,突厥貴族們非常喜歡西域的貨物,尤其是西域女奴,往往開價比長安的貴族們還要大方。
相比之下,長安那邊用銀寶進行交易,就讓貨物的價值比較平穩,商人們不能從中得到太多暴利,自然就會傾向于跟突厥人先交易一撥再說。
反而是從西域來到大唐的商人不會那么麻煩,有的會直接在張掖或者涼州完成交易,富有冒險精神的,會深入大唐腹地,承受一定的商稅和風險,把貨物運送到長安來買賣。
到了元貞七年這個時節,西邊的商路已經有了繁盛的跡象,商隊漸多。
只不過突厥人西征的話,對來往于絲綢之路上的商隊而言,卻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李破和阿史那楊環約定等突厥人西征結束之后,還要會盟一次,其實主要就是重新商定與西域的來往通商之事。
…………
宇文鑊和薛萬均兩人,一個在靈州,一個在朔方,共同維護著大唐西北方向的安寧,一些朝廷政策也需要他們來執行,所以回京述職之日可謂是遙遙無期。
和宇文鑊談說之際,宇文鑊的姿態讓李破很是滿意,于是打算回京之后晉升一下宇文鑊的爵位。
畢竟朔方不算是什么好地方,在這里駐守其實是個苦差,需要安撫一下功臣之心。
而對于宇文鑊來說,也非常感激皇帝的信任和厚待,不管兄長怎么叮囑,他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回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