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6章上疏
弩失畢五部中的鐵勒部族人心浮動,西域諸國也對西突厥人失望至極,疏勒人還能支撐一下,畢竟剛和敵人血戰一場,又有龜茲國的先例,疏勒國上下是不愿意投降的。
可南方的吐火羅,于闐等西域王國卻已對西突厥王賬離心離德,吐火羅人在冬天里殺死了突厥人派駐的吐屯,當即投靠了天竺。
嗯,吐火羅的商人們和他們后來的同族一樣,樂觀中帶著愚癡,以前就對突厥人的統治極為不滿。
不滿的來源也有點可笑,因為突厥人要向他們征稅,數目上突破了他們的心理預期,于是便總想反抗突厥人的壓迫。
可他們的戰斗力十分糟糕,還要和西域諸國交往通商,總做著兩全其美的美夢,時不時就惡心突厥王賬一次。
后來統葉護可汗親征吐火羅,給他們上了一課,口口聲聲反抗突厥人暴政的家伙們一個個比誰轉彎都快。
老實了這些年,終于又有機會擺在了他們面前,吐火羅的商人們只一商量,就又都反了,卻沒有想著向另外的一幫突厥人獻上忠誠,而是反身投向了全國念佛的天竺。
反正西域這地方什么幺蛾子都能出現,國王們今天還在,明天就被人殺了的事情層出不窮,倒也顯不出吐火羅的獨特之處來。
…………
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安對西域的風波并沒有那么關注。
入冬之后,大唐的國庫終于充實了一些,大唐上下的官員們都松了口氣。
李破心情不錯,元貞七年歲入大增,是個好年景,尤其是西北的棉花種植終于有了些模樣。
今年開始大規模制作棉衣,全都送往了駐守北方邊境的各部軍旅,給他們進行換裝,讓唐軍在冬初的戰斗力升了一個層次。
造紙術,印刷術的技藝改進也已成熟,明年就可以進行大范圍的推廣,紙張和書本的價格變得便宜,必然有利于文事。
知識被貴族們壟斷的太久了,想要徹底清除九品中正制余毒,就需要新鮮的階層加入進來。
; 這些年各處紛紛建立書院,到了元貞七年,大唐已經建立了十余座官辦書院,它們的先驅國子監漸漸退出了舞臺。
元貞七年十月,長安海事學院祭酒馬周上《諫文院事疏》,建議朝中對各大書院進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