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0章大案(二)
蓋文達自己則沾沾自喜,想要建立一個長安學派,他野心倒是不小,謀求起了自身的名望,卻是已經大大背離了李破建設書院的初衷。
而且由于他的松懈,書院管理過于寬松,便給了很多人鉆空子的機會……
所以說,蓋文達進了大理寺,是很難全身而退了。
他們兄弟的影響力倒真不小,即便是中書令蕭禹也在皇帝面前開口為他們求了情。
可越是如此,李破覺著就越是不能松口。
這和高士廉的桉子不一樣,高儉那只屬于小打小鬧,雖然看上去行為很是惡劣,影響卻不算大。
可蓋文達兄弟名重一時,卻把李破親手建立的長安書院在他眼皮子底下弄的烏煙瘴氣,這么長時間竟然沒有一個人事先提醒過一句,還是長安海事學院的祭酒借改革文院之事上書,才提了出來。
是眾人礙于他們的清名有所包庇,還是說大家對書院之事不上心呢?
不管是什么原因,長安書院都是他建的示范之地,長安書院辦不好,其他書院也夠嗆,那就會影響到朝廷大政。
從這方面來看,蓋文達兄弟死不足惜,求情的人越多,就會讓李破越加厭惡,套在他們脖子上的絞索就越緊。
…………
十月末尾,大桉將起未起之時,從西北傳回了關于西域戰事的消息,突厥王庭的西征大軍在三彌山一戰中獲勝,一路偏師屠了龜茲,令高昌君臣震恐。
高昌國王麴文泰攜王后前隋華容公主宇文玉波出奔,來到了敦煌,想要在明年來長安朝見大唐皇帝陛下,以求庇護。
這是個好壞參半的消息,突厥王庭西征戰事進行的太過順利,肯定是大唐不愿意看到的。
高昌國王出奔大唐,則省了大唐許多手腳,由此可以聯想到,西域諸國的態度和高昌是不是有所類似呢?
突厥人在西域殺戮過重的話,那將來可就有的說道了。
…………
十月末長安又迎來一場風雪,雖然長安書院的事情鬧的紛紛擾擾,可長安的署衙還是大多清閑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