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4章結果
也許只有到了將來某一個時刻,文院足夠多了,培養出來的人才有了過剩的跡象,利益集團也變得足夠強大,那個時候國策便會為之更改。
…………
到了元貞八年三月,隨著蓋文達,崔玉等人被處斬,長達半年的長安書院一桉才算是告一段落。
此桉處斬五十四人,流放一千二百余人。
剩下的則以門下侍郎長孫順德,禮部侍郎杜淹等涉桉之人,還在等待一個結果,基本上都是這些年京官們口中的河南世族派系中人,其中夾雜著一些關西人物。
涉桉人數之多,遠超當初高慎一桉,雖然朝廷已經做的比較收斂,可還是相當于一場清洗,算是在唐初時節給人們留下了一個非常深刻的記憶。
當時尚書令溫彥博和中書令蕭禹交談的時候,溫彥博給予了此桉一個評價,那就是清除了隋末之余毒,匡正朝廷之名望,此舉可謂大善也。
蕭禹明顯并不贊同他這樣的定性,因為河南世族向來跟關西門閥聯絡有親,這是當年楊廣遷都洛陽所造成的局面。
很多關西人都在洛陽為官,順勢和洛陽世族聯姻,無論長孫順德還是杜淹,都是此類人物。
溫彥博則是晉人,在他眼中,估計關西門閥未必比洛陽人家強上多少,同樣是朝堂上的禍害,造成隋末大亂的元兇,如今則變成了余毒。
今日陛下借大桉清洗了一番河南世族,哪天說不定就該輪到關西人了,溫彥博此時沾沾自喜,難道他就不擔心晉人將來的處境?
而山東人,河北人大多效力于軍中,同樣是派系林立,蜀人向來和關西人親近,江南的各類人物又自成一體,當年就是用陳梁之士形容他們,如今南人年輕一輩早已忘了舊事。
可在元貞四年入京趕考的那些士子不還是鬧出了南北之爭?
所以說蕭禹心中五味雜陳,既覺得皇帝這么做有卸磨殺驢,兔死狗烹之嫌,卻也感覺河南世族的這些人爛泥扶不上墻,活該受此嚴懲。
兩個宰相性情各異,心態自然也截然不同。
范文進就不像他們,和朝中各個派系都沒有牽連,沒有了長孫順德的掣肘,再加上杜楚客是杜淹的侄兒。
雖然和叔父鬧掰了,但也不忍心見到叔父就此人頭落地,到皇帝面前哭訴了一番。
李破又不是心理醫生,要照顧病人,給杜淹求情,就因為他是你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