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6章討情
“你需要什么人,盡管抽調,報上來即可。”
李秀寧:“臣想先把宗府的職位補齊再說,愿意到宗府來任職的人不多,尤其是那些有才干的人,入了宗府怕是也就沒了指望。”
李破就笑,“你這是跟朕討封的嗎?”
李秀寧干脆的點頭,“陛下也知道的,任用賢才,總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可宗府能給的不多,臣怎好延攬大才之人?”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李破想了想道:“你做的……事關人事,做下來的話,有功之人盡可入職門下和吏部,禮部,鴻臚寺等處也未嘗不可。”
李秀寧之后是要在宗府大展拳腳的,之前宗府的架構并不足以成事,她現在首先要做的不做的不是做事,而是招攬人才,有了人才能辦事。
李秀寧稍稍沉吟,覺著有了這話,之后倒是可以放手施為了。
她顯然是有備而來,道了一句既然如此,順手就又從袖子中抽出來一份名錄,讓宦官呈給了李破。
李破頗覺不適,心說你一口一個臣的,能不能和其他臣下一樣,謹慎恭敬一些,不要弄的這么莽撞?
你這是來了太極殿一次,想把所有事都給辦了嗎?
李破翻開名錄看了看,頭一個就是秘書少監李子柔,這人以前任職鴻臚寺少卿,那會鴻臚寺卿是劉善因。
后來劉善因轉禮部尚書,沒一年在禮部尚書位置上怠惰公務,被貶斥嶺南,劉善因滑頭的很,對仕途沒了指望,卻也不愿去嶺南受那磋磨,于是以病辭官,回家頤養天年了。
李子柔是劉善因的學生,受了些牽連,轉到秘書省任職。
李秀寧頭一個選了李子柔,估計主要還是因為李子柔是隴西李氏的人,雖然不是李淵一枝,可按照輩分,李秀寧要管他叫上一聲叔父。
這人歲數比李秀寧大上一些,卻也不多,早年出使過吐谷渾,后來從軍了,在西北領兵和吐谷渾作戰。
大業末年回朝之后便重新在鴻臚寺任職,典型的關西貴族的升遷軌跡,從文職到武職,再從武職轉為文職,幾乎無縫銜接,奔的就是出將入相去的。
….李子柔的名字下面,都是朝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足有六位,不是在秘書監任職,便是禮部,其中還有一位來自光祿寺。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有著顯赫的姓氏,卻又沒有任何飛黃騰達的跡象,說明他們的才能并不夠杰出,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