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杜淹
從段綸這里出來,蘇亶又去各處轉了轉。
眾人見到頂頭上司前來,紛紛起身給他施禮,拜個晚年什么的。
到了各處,蘇亶都會說上兩句,稍作督促,也不多做停留。
蘇亶也就進入了工作狀態,隨口吩咐著,“今日開衙,遲來者罰俸一月略作薄懲,讓部判記下。”
看來查考勤這事是自古皆然,也是立威的重要手段之一。
……………………
大多都是上一年錢糧上的首尾,沒什么爭議之處,最后由蘇亶畫押允準,便可在戶部入檔。
最重要的幾樣不在討論之列,因為還得等唐典修訂完成,戶部這邊才能放手施為,不然做的越多,錯的也就越多。
他最屬意的其實還是王慶,因為戶部要跟兵部打很多的交道,所以歷來都有兵部侍郎或者郎中轉任晉升戶部侍郎的習慣。
前方大軍吃了敗仗,后面的人亂作一團,兵部,戶部互相扯皮的事情沒少發生過。
這些年下來,王慶漸行漸遠,蘇亶已經拿捏不住人家,并州總管……別說拿捏了,不定什么時候就能爬到他蘇亶頭上去了呢。
他作為戶部尚書,自然要保證戶部上下一心來應對時局,若是新上任的侍郎與他政見不合,那才叫個糟心。
比如說吏部那邊將禮部侍郎杜淹列為了備選,那人現在上躥下跳的厲害,又與門下侍郎長孫順德,兵部侍郎唐儉等人交好,到了戶部肯定要另立門戶,比竇光大還要難纏幾分。
而像戶部侍郎這樣的官員任免,其實還是得皇帝說了算,其他人只有舉薦之權。
………………
經過高慎一案的風波,現在段綸又能給予他鼎力支持的話,可以說這段時間在他看來極為寶貴,且大有可為。
他打算等午飯的時候去親自去司農寺走一趟,現在關于田畝之事可不是只有戶部說了算了,還要跟司農寺達成共識。
蘇亶皺了皺眉頭,還真是不禁念叨,正月十五剛過,這人就尋了上門,可見其急切。
杜淹想要調任到戶部,年前就在走動,不然也不會出現在吏部備選名單之上。
杜淹的來歷又在蘇亶心里過了一遍。
這人當年還鬧出了一段笑話,作為武功蘇氏子弟,當初蘇亶跟族中兄弟們談論時還曾歡樂的討論過,因為這段笑話涉及到了他們武功蘇氏。
于是兩個異想天開的家伙就辭官到太白山結廬而居,吟風弄月去了,很明顯的沽名釣譽之舉。
只顧著自己逍遙,于國無益不說,卻還對朝廷極盡詆毀之能事,此風絕不可長,于是一紙詔令下來,把兩個家伙都趕去了江南。
這段笑話弄的杜淹很狼狽,而且是要跟隨他一生的污點。
不過這人還是有才干的,思想成熟起來之后,又有了在地方上為官的經歷,被人舉薦回朝為官,升遷很是迅速,不久便為御史中丞,那可是朝中正經的高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