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算計
禮部的官員們離開太極殿的時候都很振奮,每三年一次的科舉京試,這么一直辦下去的話,一定能成為每三年一次的盛會。
國家氣運是怎么來的?就是在這些國朝大政中得以體現,每一次施政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得到天下人的認同,國運自然而然便會到來。
科舉對于皇帝來說,也許只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大事之一,而對于禮部上下而言,卻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事情辦的好了,禮部官員就盡都有功。
禮部雖然只在吏部,戶部之下,但管的實務不多,權力上就欠缺一些,兵部和刑部那都是國家強力部門。
禮部之所以能位居其上,還在于中原人看重禮儀道德,朝廷有什么露臉的事情,都少不了禮部的人來操辦。
而禮部的人從中也只能得些苦勞,不出岔子就是勝利的那種,而且宮中有太常寺,外面有鴻臚寺,這些都是與禮部權責有所交叉的衙署,是內外相互制衡的產物。
你看看前些時司農寺就把農事上的事情都攬入了懷中,戶部說什么了沒有?
禮部的官員也有這方面的擔憂,只是不如戶部那么迫切罷了。
而朝廷開科取士的那一刻起,禮部便是掌管此事的正衙,不加把勁把事情辦好的話,此事完全可以交由吏部來辦。
到了那時,禮部也就在六部之中徹底掉隊了……
這就是官僚體系建立起來的好處,相互督促,也相互制衡,中間有有著許多的合作和聯系。
是自古以來聰明才學之士智慧的精華所在,即便是千多年之后,華夏大地上的官僚架構也脫離不開這個范疇。
…………
這一天李破開了三個小朝會,差點沒把他累的吐舌頭。
本來晚上他還打算把幾位宰相和準宰相叫到兩儀殿,一邊吃飯一邊討論一下和突厥人會盟的事情。
當然了,也免不了說些其他的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