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章準備
杏林華宴辦上這么兩次,差不多也就成為了全天下未曾入仕的讀書人們,每三年一次的盛會。
只要你還有志向學,那么在杏林宴上賦詩一首,便是年輕一代士子的終極目標。
狀元郎和探花使則是杏林華宴之上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人物。
這年頭還科舉還沒有設下榜眼,探花之類的名次,探花使也不過是由禮部提出,在杏林宴上選出來的俊秀人物。
當時主要的作用是活躍氣氛,宣揚杏林宴的名聲等等。
只有狀元郎才是一科進士中的最亮眼的那個。
許圉師一下便走上了人生中一個階段性的巔峰。
狀元的待遇可不止是杏林宴上賜酒賜服,之后賞官之時,他也會占盡先機,不論是職位還是品級,都會比旁人高出一籌。
換句話說,入仕的起點就比別人高,官場之上占據先手,比別人多走了一步,在之后的為官生涯當中,可能就是一步先,今后就會步步占先。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今年的杏林華宴在五月初舉行,杏花已敗,只留下零星開的晚些的殘花,景色上有點不如人意,換句話說長安人家踏青的時節過去了。
禮部的人也覺得今年科考的日子定的有些不對,應該定在三月間,杏林宴就會在杏花盛開的季節舉行,那才算得上名副其實。
可惜那是不可能的,為了給士子們留出進京的時間,京試選在四月間舉行是非常合適的,你總不能讓遠道而來的士子在大冬天里趕路吧?
即便其中一大部分都是頭年就到了京師,可那畢竟不是全部,很多人還在元貞七年二月從各處啟程來京。
北方二月的天氣也不算友好,身體單薄的讀書人,說不定就會病倒在路途之上,所以說驛站系統的建立對于科舉來說,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六月份這里還將舉行一場杏林盛會。
只不過那是名醫們的盛典,此中所指之杏林,和杏林華宴的意義完全不同。
名醫國手們會在此交流學識,有些人也會論個短長,最為重要的還是朝廷想借此盛會,定下些規矩,清除一下敝帚自珍的思想,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天下百姓謀福。
比如說民間的一些藥方,朝廷就打算收集一些,也不是強制性的,反正方子都在人家腦子里,也強制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