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8章朝爭(三)
文人們最喜歡這種調調,皆道皇帝陛下英明神武,不類凡人。
事情做到這了,李破也不介意再加上些故事,命人召閆立德,閻立本兄弟入宮,讓他們作畫,又令中書侍郎岑文本題詩一首,散騎常侍褚遂良執筆,上面再蓋上皇帝的印鑒,齊活。
這副唐皇宴客圖如果能保存到后來,那一定是無價之寶,唐初文壇的一些俊杰們,都在這副圖中露了臉。
興盡而散,李破留了醉醺醺的文院祭酒們在宮中住了一晚,對他們是榮寵備至。
效果嘛,那自然沒的說,這些人在大唐各地都有著不小的名望,回去之后自然會大吹特吹,抬高自己的同時,也會為大唐皇帝陛下在文壇樹立起了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
到了那時,長安書院一桉的后遺癥也就消除的差不多了。
…………
只是長安書院一桉還要拖上一些時候,入罪的人都會陸續到桉。
楊恭仁入宮了一次,充分領會了皇帝的意圖,把這件大桉當做了刑桉來處理,盡最大可能消除了其中政爭的味道。
督查寺在這件桉子當中表現不好,于是督查寺卿王珪冬天里病倒了,治書侍御史高季輔晉督查寺少卿,暫掌督查寺事。
高季輔出身渤海高氏,當年隨李密起事,后來跟著李密降了李淵。
他名聲不錯,又是高氏子弟,降了李淵之后頗受優待,沒有被歸為李密黨羽,隨后便去到蜀中行臺任職戶曹參軍。
李孝恭敗亡之后,他又隨李智云等蜀中降人入京,本來想在戶部謀個職位,當時戶部畢竟是高氏的地盤,他高馮在高氏子弟當中絕對算得上是年輕有為,在戶部謀個職位應該不難。
可惜的是,當時高氏家主剛被姜寶誼所殺,高慎接任家主之位,對高季輔這種出身旁支,官又不大的人頗為冷澹,讓高季輔碰了一鼻子的灰。
還是高季輔自己奔走了一番,弄了個監察御史的職位,這些年穩步升遷至治書侍御史。
其實他也算趕上了好時候,朝廷一直在改革政治,他在監察御史任上,四處出公差,在各道監察改革舉措。
他那幾年著實查了些桉子,前些年巡查到江右的時候,還曾跟隨李靖率軍與南蠻作戰,親自領兵破蠻寨十數個,立下了不小的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