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七章 頑疾
“本來遼東軍坐鎮東北,大唐東北邊境也就高枕無憂。”蘇瑜搖搖頭,苦笑道:“所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武宗皇帝東征之后,東北再無戰事,遼東軍吃香的喝辣的,你覺得時間一長,這支兵馬還能是當年那支驍勇善戰的東征之師?據老夫所知,遼東軍耽于享樂也就罷了,軍中官兵還在那邊大肆圈地,老兵過世,子弟繼承軍位,整個遼東軍已經成了一股力量,針插不入,油潑不進。”
秦逍皺起眉頭,蘇瑜輕聲道:“朝廷對此當然也不會視若無睹,每位皇帝都會派欽差前往整肅,雖然也確實拎出一些人殺雞儆猴,
秦逍神情凝重,心里很清楚,如果朝廷不能加強東北的防御,讓東北沒了后顧之憂,那么日后也就無法全力投入收復西陵的戰事。
“圣人和國相既然決定制定收復西陵的戰略,就一定要先穩住渤海,也正因如此,才會同意這次兩國聯姻。現如今淵蓋無雙死在大唐,再想輕易穩住渤海就不是容易的事,既然無法指望聯姻能保證東北的穩定,那么就必然會對遼東軍進行整肅。”蘇瑜輕聲道:“無法保證東北后顧無憂,朝廷也就絕不可能輕易對西陵開啟戰事。”
他現在才知道,大唐的問題遠比自己想的還要嚴重的多,渤海國固然是心腹之患,成為地頭蛇的遼東軍又何嘗不是隱患?
“當今圣人登基之后,也一直沒有精力去過問遼東的事務。”蘇瑜輕撫胡須,低聲道:“反倒是為了帝國的穩定,還派了欽差前往賜封了不少遼東軍的將領。現在東北的局面就變得很復雜,朝廷要提防渤海人,就必須加強東北的防御,可是要調兵去東北,最大的阻力就是遼東軍,他們已經將東北視為他們的地盤,自然不可能讓其他兵馬進入東北境內。可是不調兵過去,依靠遼東軍抵擋渤海軍,那簡直是癡人說夢。遼東軍雖然裝備不差,可是軍紀松散,疏于操練,半數以上的兵士都不曾真正打過仗,比起這些年四處征戰的渤海軍,孰強孰弱,不言自明。”
秦逍微微頷首,蘇瑜輕聲道:“黑羽蘇將軍如果活著,將他調到遼東,或許也能有些用處。蘇將軍當年雪夜擒可汗,逼退十萬兀陀鐵騎,唐軍上下對他還是很敬畏的。只可惜蘇將軍不在料.....!”搖了搖頭,唏噓不已。
秦逍也是黯然。
秦逍嘆道:“遼東軍已經尾大不掉,想要整肅他們,可不是容易的事,朝廷能派誰去做這件棘手的事情?”
“老夫想老想去,就兩個字,沒人!”蘇瑜干脆利落道:“你也清楚,唐軍也是派系眾多,遼東軍自成一股力量,朝中派去任何大將,他們幾乎都不買賬。朝中名將走的走老的老,能夠有足夠威望震懾唐軍各派系的也是屈指可數,太史老將軍算一個,不過老將軍多年前就已經辭官,如今在家養老,不過問世事,就算朝廷想派他去遼東,一把老骨頭沒到東北,恐怕就死在半道上了。”
蘇瑜今日說這番話,肯定不是閑來無事,老大人知道秦逍一直關心收復西陵,今日這般說,其實也是讓秦逍有些心理準備,有些問題如果不解決,想要收復西陵絕非那么順利的事情。
秦逍送了蘇瑜離開,回到屋里,雖然今日在三堂對證時候迫使渤海使團拂袖而去,不過現在他也開心不起來。
“反正這事兒麻煩得很,不過也不是我們能操心的。”蘇瑜飲了一口茶,道:“稀里糊涂扯遠了,老夫先回衙門了,你在這里好好待著,不用擔心其他事。最多也就這一兩天,圣人的旨意肯定會下來,你稍安勿躁。”
誠如蘇瑜所言,東北的癥結就在遼東軍的身上。
朝廷要加強東北的防御,就必須向遼東補充精兵強將,但如此一來,卻傷害到遼東軍的利益,這股力量也必然成為向東北補充兵馬的最大阻力,甚至可能因此而生出其他的亂子,可是如果不補充兵馬,將防御渤海的任務交到遼東軍身上,這幫已經不知沖鋒陷陣為何物的老爺兵卻顯然擔不起如此大任。
秦逍想想,也覺得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