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慈善中帶著點商業元素?
所以,即使改變了這個事情的性質、繞開了系統的規則,也得小心謹慎,盡可能地讓宣傳方案不起效果。
也就是俗稱的“做好事不留名”。
說實話,這事很有難度。
之前裴謙的慈善額度全都捐給了母校,卻非常低調地沒有往里燒任何的宣傳資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不宣傳,就是最穩妥的做法。
但現在,為了結算,也是為了探索更多花錢的路子,裴謙決定冒一次險,嘗試一下。
裴謙簡單地把這次慈善計劃的方案給孟暢講了一下,然后說道:“下個月我想讓你做這個慈善計劃的宣傳方案,但是有兩點要求。”
“第一,我希望稍微改變一下這個慈善計劃的性質,讓它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慈善活動,而是帶有一定的商業性質。”
“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讓它賺錢,你可以將‘帶有商業性質’這件事情理解為一個純粹的、不摻雜任何經濟訴求的行為,以此為基礎進行考慮。”
“慈善仍舊是它的第一目標,所占的比重盡可能達到九成以上,即使商業上存在那么一丁點成功的可能性,也不能對慈善這件事情本身造成影響。”
“第二,這次的宣傳方案還是和以前一樣算提成,在盡可能多花宣傳經費的前提下,細節上有一些變化:我需要的是,在慈善計劃能覆蓋到的貧困農村里,宣傳效果要盡可能地好;而在互聯網上,在不相干的領域內,最好是沒人知道。”
“怎么樣,這次的任務有信心完成嗎?”
孟暢的第一反應,是有些迷茫。
啥啥啥,這都是些個啥?
這個慈善計劃,不是已經挺完善了嗎?給貧困小學的孩子送營養,這是好事啊!
供應商和小學都已經聯系妥了,直接推行不就完了嗎?
為什么還有兩點要求,畫蛇添足呢?
再看這兩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