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了不起
費曼的演講吹得最為有趣,雖然他年級大了,已經不能出產新的科研成果了,不過人還是很風趣的,算是物理學界的偶像派。
大家?guī)еサ男那榭粗M曼,包括沈光林在內。
費曼被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看到費曼,沈光林真的想到了納米。
就連“納米效應”現在還沒有人提吧,但是在沈光林的時代,納米效應可是有5大特征的,一一被總結出來了。
細說起來,那就是體積效應;表面效應;量子尺寸;量子隧道;介電限域。
早在1959年,費曼就提出了預言,人類可以用小的機器制作更小的機器,最后將變成根據人類意愿,逐個地進行排列原子,制造出極小的產品,這就是納米概念的提出。
到了1974年,唐尼古奇用來描述精密機械加工,把納米定位為機械微加工技術的極限。
在后世,1納米已經被成功突破了,研究它的機構是比利時的IMC實驗室。
而3納米也已經量產了,有很多公司都可以實現,比如Tancredo,IMC, Intel, IBM。
沈光林趕緊拿出本子記下來:納米效應。
其實,納米效應是種很神奇的現象,納米材料在納米尺度下具有傳統(tǒng)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異或反常的物理、化學特性。
比如,原來導電良好的銅,到了納米界限就不再導電了;而原本不導電的二氧化硅,到了納米界限就開始導電了。
石墨烯的發(fā)現也是因為想加工更加小尺寸的石墨這才發(fā)現的。
用什么實現呢?
膠帶。
哎呀,物理的寶藏太多,這些成果隨便拿一樣出來,沈老師都要成為物理大拿了。
與沈光林的喜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