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祭祖2
小叔找了幾個年輕力壯的后生,把捆著的二師兄抬上案板。
二師兄果然意識到了不大對,開始更加拼命的嚎叫起來。
殺豬匠才不管這個呢,他直接一條腿跪在豬脊背上,一只手用力絆住豬下巴,使勁向后扯,然后另一只手握住尖刀,從脖頸位置直接捅進去,觸及心臟之后再將刀子翻轉一下,等抽出來的時候血水就嘩嘩嘩的流出來了。
等到放血過程即將結束,豬的掙扎也開始減弱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收尾動作的,那就是搬動豬下巴晃動一下豬頭,使豬的血液盡可能的流干凈。
接下來的一步就是給豬吹氣,然后用棍子使勁敲打,再接下來是刮毛,最后就是開膛破肚了。
根據王建國的習慣,用一個成語來形容殺豬的過程肯定是“先斬后奏”。
小孩子們最喜歡最期盼的就是豬尿泡,當球踢能夠快樂一整天。
金陵并不流行殺豬菜,那是東北的習俗。
在金陵,豬身上每一件東西都是有用的,不會一鍋亂燉了吃。
而且,這頭豬是用來祭祀的,等祭奠過了才會真正用來做飯食。
大家商量過了,這次活動的形式從簡,不過還是有兩個儀式要舉行.
先是孝子送親入葬,相當于發喪,然后是奉先人入靈堂,上供桌,大家共同拜祭,完成祭祀大典。
由于沈家的傳統林地已經被破壞并用作耕田了,還能夠有據可靠的祖先已經被子孫后代遷墳到了山上,沈隆賢家的墳地也是這樣。
老沈家還是有一些田地的,沈隆賢自己是工人身份,屬于城市戶口,吃公家飯的,并沒有田。
但是小嬸子沈氏蘭妹和堂弟沈厚道都是正經的農村戶口,兩個人都有田地。
這里畢竟是城中村,能夠自由分配的田不算多,每人只有水田三分,旱地一畝。
沈家的旱地里沒有種莊稼,長的都是野生的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