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 春節
保姆回家過春節,初二才回來,大年三十是四口人一起過的,很是溫馨。
這個年代娛樂措施匱乏,好在大家可以自娛自樂。
沈光林會彈琴,宋阿姨會唱京戲,如果不是施展不開,李蓉也能耍一套劍術,就連老李都能哼幾句“老身我今年活了一百單七歲,眼不花我這耳不聾,腰不酸我那腿不疼,先王爺封我是個長壽星”。
沈光林在這個時代沒有家,宋阿姨說了,這里就是他的家了。
沈光林也說了,第一次來的時候他就當這里是自己家了,那會兒不是又吃又拿的么。
不過,宋阿姨去年說的話和今年說的話可就不一樣了,今年說的更露骨:等他們有了孩子,她就不去上班了,部位上班也沒啥意思,還是專門帶孩子的好。
這話說的沈光林壓力山大,很快就裝醉了。
年初一,侄女江振華過來做客,她說現在福緣門那里可熱鬧了,繡花姐的三個孩子外加張小瑤,簡直吵翻了天。
稍微有點讓人不開心的就是,繡花姐的婆婆也來了,就是她帶著三個孩子一起過來的。
繡花姐的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女孩還可以,就是那個兒子太調皮,她有點看不過。
而且,繡花姐的這位婆婆也有點意思,在京城過年,她連一點年貨都不準備,也不讓繡花姐準備。
現在,她們在福緣門的過年物資基本上就是從實驗室送過去的福利,另外繡花姐進修的醫院也發放了一些員工福利。
她們就靠著這些東西過年。
而且,江振華最看不過的就是,她們根本沒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三個孩子,她們只給兒子準備了各種東西,兩個女兒啥都沒有。
兩個女孩的待遇甚至還不如幾乎成了孤兒的張小瑤。
繡花姐的婆婆來了暫時就不打算回去了,她要守著兒媳婦,就是怕兒媳婦也跑掉,而且,她覺得繡花姐肯定攢了不少錢,得看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