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章 廟上的鬼
沈光林交代的很是仔細,主要是他也想嘗一嘗這個小東西是不是真的很好吃。
“這么大的老鼠,這也是用來吃的嗎?”
劉師傅還真沒見過的這么大的老鼠呢,提起來一顛,都有五六斤重了。
“當然能吃啊,這個是竹鼠,就跟大鵝的做法一樣就行,它是吃竹子長大的,不臟。”
“要剝皮不?”劉師傅還是繼續問道。
“啊,脫毛就可以了吧。”沈光林也不是很懂,他也有些納悶,為什么京城賣肉,有些豬的皮都剝掉了呢。
在飲食文化上,這時候就體現出南北的差異了。
李蓉早就想吐槽了,她上次去金陵,吃的是山羊肉,結果肉是帶皮的,嚼了半天都沒有爛,還不好意思吐。
其實,南方吃肉不剝皮是有歷史沉淀的,這里面還有個典故呢。
早在北宋初年,當時南唐還在,南唐使者韓熙載出使北方。
宋廷的人嘲笑江南人是帶皮一起吃羊的,因此問道:“江南人為何不食剝皮羊?”
韓熙載則回答說:“這是江南多產羅綺的緣故。”
意思就是,北方寒冷,過冬的時候需要羊皮來保暖,南方人有錢,都是穿綢緞衣服的,所以用不著羊皮,所以不剝。
沈光林的家里還收藏有一副韓熙載夜宴圖呢,從老爺子這里順走的,可惜是明摹本,原版的早就遺失不見了,據說還有個宋摹本的,也不知道在哪里藏著。
吃飯了,飯菜端上來,一大盆鵝肉,一小盆竹鼠肉,一個涼調黃瓜,一個涼調薺菜。
看著老爺子坐著不動,大家都愣住了。
難道還有飯前禱告不成,感謝主賜我美食,感謝主讓這孫子陪我吃飯。
還是小奶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