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炸場沈
這種情況下,沈光林也不好繼續劃水了呀,他講了量子糾纏的前世新生。
其實,量子糾纏也時很多人都感興趣的話題,火熱程度類似薛定諤的貓。
關于量子糾纏的原理,沈光林也舉了一個例子,他有一雙球鞋,分別裝在兩個鞋盒里,距離可以無限遠。
這時候沒有人知道其中一個鞋盒里裝的是左腳還是右腳,當打開其中一個盒子的時候,另一個盒子的性質也被確定了。
其實,量子糾纏理論是愛因斯坦一生都不能接受的理論,他有一句話,叫做“上帝不能擲色子”。
但是,上帝偏偏就是這么神奇,他非要擲色子不行。。
而且,沈光林還舉了一個很火的例子。
當年,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引起了國際爭議,因此誘發了電子的雙縫干涉實驗。
實驗的最初,設備向前方發生電子,前方擋板上有兩條縫隙,當電子在穿過縫隙之后就會在后面的背板上現實兩條干涉條紋。
這是波派的勝利。
粒子派表示不服。
他們使用點光源一個一個的向雙縫發射電子,初始的時候電子出現的位置是雜亂無章的,但是到電子到達一定密度之后就出現了光的干涉波紋。
因此,這就是我們書上學的光的雙縫干涉實驗。
但是,如果只講到這里,那也太無聊了吧。
在這堂講座上,沈光林提出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假設。
“如果我們修改一下實驗條件,在兩條縫隙的位置安裝監測設備,看一看電子到底是如何穿過縫隙的,這樣就能夠確定電子到底是不是波。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當我們安裝了監測設備之后,觀察到的電子的確是只穿過了一條縫隙,但問題在于背板上的干涉條紋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