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五章 八馬畫山
這次合作達成的很愉快。
京城大學,桂西大學,再加上當地的鋁合金生產企業一起組成了一個聯合機構。
甚至,對方都不太需要京城大學出錢,也不太需要他們出人,只要出點沈教授的名頭和形象資源就可以了。
人家想要的就是京城大學這個招牌,有這個招牌在,真的比什么都讓人開心和感到榮耀。
京城大學也真的是個好牌子,只要掛著京城大學,就算是辦一個培訓機構也可以搞的風生水起。
京大青鳥就是例子。
當然,培訓機構也是要看政策看風向的,一家機構可能一直火了幾十年,要死亡說不準就在一兩天。
京城大學有許多校辦企業,在后世,京城大學的收入,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它的校辦企業們。
其實,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大學和學術機構的校辦企業也已經開始起步了呢。
像京城大學的方正,五道口技校的紫光,它們都在醞釀當中已經有了雛形,而科學院計算機所的柳連想已經創業兩年多了,生意做的還不錯,電腦漢卡賣的那是風生水起。
沈光林研究出來的漢字輸入法,他們連個招呼都沒打就用起來了。
用就用吧,沈光林也不靠它賺錢,他也沒有很看中這個方面的金錢收益。
有榮譽就行了。
將來輸入法真的想賺錢也很難,畢竟這種輸入法推廣還是太難了,智能拼音才是最后得天下的王者。
而且,沈光林腦子里的好東西太多了,不差這一點。
想共享單車弟弟打車這樣的創意,他有一大堆呢。
而且,沈光林這幾年接連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并獲得了榮譽,他有時候就會在想:當年的達芬奇是不是也這么寂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