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八章 形象(1)
作為人,還是要講形象的。
沈教授是做學術的人,在學者面前應該樹立一個學術形象,而在在大眾面前又應該樹立一個大眾形象。
所以,面對不同的人,沈老板就有不同的形象。
沈光林這次到倫敦,就是強化他的形象的。
也是繼續上次未完成的事業。
具體到一點,那就是關于人類長壽和長生不老的研究既然有了階段性的成果,是時候收割一些錢了。
沈光林雖然已經很有錢了,但他畢竟是沈光林實驗室的負責人,做實驗研究不能總花自己的錢。
作為實驗室的負責人,自然也得負責去外面找錢回來。
而錢從哪里來?
就沈光林實驗室而言,長城集團的捐助算是一部分,更多的還是要從大眾手里得到,尤其是全世界那些潛在的富豪。
富豪們都是怕死的,你們拿錢過來了,我們研究的就快一些。
而對于富豪們來說,捐錢不但能夠獲得名聲,而且可以獲得救命的機會,這種事情是不容錯過的。
尤其,沈光林教授提出的這個萬能細胞很是厲害,將來萬一腰子不行了呢,難道人人都有三個億換腰子嗎。
以后的方向還是人工培育更靠譜一些,指望緬北那幫人嘎腰子,數量畢竟有限的很,這么做也違法。
所以,接受專訪,尤其在電視媒體面前的專訪,也是沈學者化緣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到倫敦了,沈光林自然躲不開BBC的專訪,也沒打算躲。
拋開政治意識形態,其實BBC制作的紀錄片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