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九章 衣錦還鄉
于是,沈光林大步向前,先是和大領導握手,再和二領導握,再和三領導,四領導,.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該有的位置,即使是李莉,她在這個場合表現的也很好,這也是沈光林給她搭建的便捷舞臺。
以后妹妹要開發地產,這些人就很有用了,他們打一個招呼,事情往往就辦成了。
只是,他們現在迎接的是長城集團的代表,現在的沈光林也只是長城集團的首席科學家沈光林,并不是京城大學的知名教授沈光林,這是兩個不同的身份。
長城集團所享受的這個待遇,其實就是外賓來訪的待遇了,這整套流程跟外賓來訪也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長城集團那些有老外面孔的人,這下子可就吃香了,從下車開始就成了媒體記者們關注的重點。
即使有些人只是最基層的員工,但他們長了不一樣的皮囊,這就是優勢。
明明大家都是常在京城出沒的人物,尤其沈某人,在京城大學混跡已經八年有余了,可這次面臨這套歡迎流程,依然從心理上感覺很舒服,鬢毛都給捋順了呢。
人果然是社會性的動物。
尤其,這種方式惠而不費,成本低廉,只用了一場歡迎儀式,就能夠讓一眾人等心里特別舒服,也是時代特色和華夏優勢了。
長城集團的那些京城土鱉們,更是高興的不得了,現在他們也算是衣錦還鄉了。
人的這一輩子追求并不多,賺那么多錢做什么,還不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在父老鄉親面前能夠支楞起來。
別人家里怎么樣的不知道,至少蘇有朋是做到了這一點,他現在不僅賺了錢,還有了社會地位,這種感覺跟在深城是不同的。
當然,唯一讓沈光林有點不爽的就是這些小學生的迎接隊伍了。
沈光林看到,由于站的久了,有些孩子已經站困了,幾乎搖搖欲墜。
你們要搞面子工程,為什么不派些大學生來呢,最好全派女學生,清一色的民國風,肯定能讓人過目難忘。
浮夸,但是沈某人喜歡。
沈光林是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其實,再過幾年,后面的招商政策和形勢會更加激進呢。
等公務員們真的支楞起來開始拿架子了,估計還有20年的光景好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