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避諱
張縣令是二甲進士,才外放到地方當縣,才學不錯,因此看尋常的卷子有些看不上眼,只是臨化縣本就不是學風興盛的地方,這一百人里還需取二十人,上貼五名,下貼十五名,只能耐著(性xìng)子忍著眼痛去看這些大多“質樸”的文章。
突然之間,張縣令閱到一份卷子,不由眼前一亮,這破題、承題都還算精當,雖行文火候有些不足,但中規中矩,算得上是一篇有可取之處制藝,張縣令沉吟了一下“依我看,縣試中有水平,很不錯了。”
“府試十之九八也可通過。”
正想點,突眉一皺,看著“蘿”字,這是短諱,但沒有缺筆避諱,不由搖搖頭,心想“這考生也太粗心大意了”
于是連連嘆息“可惜,可惜”
本縣的教諭劉鶴鳴六十歲了,發黑體健,雖是正九品,但受諸位尊重,笑對張縣令“張大人,閱卷到現在,您多是皺眉,怎么這一卷,卻稱可惜”
“的確可惜,諸卷中,此子為第一,可惜卻沒有缺筆避諱,你們看看。”說著,把卷子交給教諭和訓導。
教諭和訓導看了,也蹙眉“此子基本功底不錯,這篇經義也不錯,可惜,有個諱字沒有缺筆,只能廢除了。”
“我來看看”老者聽了,取來細細看了,沉吟良久,突說著“這字是新短諱,抵達縣里,不過三(日rì)吧”
“要是已經進學,就算三(日rì)也不能馬虎,可這僅僅是縣試,沒有進學的學子哪知這事”
“不知不罪,縣尊還是改了吧”
要是府試、省試,涉及功名,再大的人說話,也不敢改,但童子試不是功名,只僅僅是資格試,聽了這話,張縣令有些猶豫,細細看了文章,才點首“的確,此篇經義,可以上府試了,既有鄭公說(情qíng),就是此人的福份”
說著,筆一落,就改了這字,說“那便列入童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