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穩定
垂拱殿,平日上朝的地方,殿中寬闊,足以容納百官。
大殿里的盤龍柱古樸端正,卻和老舊地磚格格不入,大殿是在唐朝大梁衙門上不斷擴建而來的,殿有五間十二架,長六丈,寬八丈四尺。
十分寬闊,平日里官家就是在此正殿舉行朝會,于側殿中召見少量要員,就是內朝。
今日亦如大朝,百官幾乎都在,但卻不同往日,大殿上方寶座上空無一人,大殿之外禁軍陳列,將整個垂拱殿團團圍著,雨小了很多,但外面的禁軍沒有一點撤走的跡象。
新封的秦王史從云跟隨皇后和幾個宰相去見官家了。
眾人都能察覺出這個新秦王的分量。
若是太平盛世,這種重號的王是不可能封給異姓的。
王號國號是有講究的。
多以春秋的國家為號,而國號也是如此,漢朝以漢水,漢中為號,唐朝的國號“唐”也是古國號,古代唐國大致位于太原一代,之后李淵封唐國公,太原起家承用地名古稱,也就稱唐。
而中原之地前后有周、梁、宋、滸、鄭、陳等,所有在大梁附近立國的國家,國號多會定這幾個。
而河北在春秋時有齊、魯、燕、衛、魏等,所以在河北起家的國家多會以這些為國號,南方則是吳、楚、越等,蜀地有巴、蜀。
封王時,以春秋時國家強弱來排,第一批次最煊赫的王就是晉、楚、齊、秦,這四個王號一般在太平盛世只有及其受寵愛皇子,或非常有威望的皇室成員才能獲封。
第二批次則是魏、吳、越、梁、陳等。
再次之的就是衛、巴、蜀、榮等在春秋時期沒有什么名氣和實力的國家。
最次的就是雙字郡王,不春秋諸國之列。
封王在漢朝是十分難的事,但唐末以來,軍閥混戰,朝廷為籠絡武將,封出去的王并不少。
比如高懷德的父親高行的齊王,齊王可是晉、楚、齊、秦四王之一,是最尊貴的一個檔次。
當朝的天雄軍節度使符彥卿的魏王,鳳翔節度使王景的太原郡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