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態勢
“.......史家小兒,竊國之大盜耳,口稱蓮花,心則虎狼,謀不臣倡亂吳楚,圖社稷割據晉秦。明為天下公邦,陰圖帝王私業,荼毒生靈,何止百萬千萬;蹂躪神州,豈止十年八年.......”
“......穢亂廟堂,荒湎于宮闈,俾晝作夜,召良家子,行荒唐事.......”
“外寇來侵,藏于旁騖,一分出力,七分做大.......”
“踐法制如兒戲,視臣庶如家奴.......暴戾生民,殘酷成性,殺戮無辜......”
“.....”
“停停停!“史從云連擺手,叫停正在小心翼翼念檄文的林尚宮:“算了算了,別念了。”
林尚宮連忙停下,閭丘仲卿和馮繼升也沒開口。
史從云非常生氣,生氣的不是這討賊檄文,而是李筠抓了他的使者送給北宋國,十有八九是死定了......
至于這檄文,倒是完全符合李筠的風格,什么亂七八糟的事都算在他頭上,好像他就是董卓似的,他史皇帝哪有暴戾生民,哪有行事荒唐,哪有不抵御外寇,哪有踐踏法制,欺榨臣民,哪有穢亂宮廷.......
等等,穢亂宮廷.....好像這一條沒法反駁。
不過也沒辦法,像符太后那樣的美艷嬌花,年紀輕輕就守活寡,豈不可惜,他身為天子也是為人著想,普度眾生啊。
總之檄文他根本沒有放在眼里,重要的是如何應對。
因為說一千道一萬,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軍事上的,心里開始緊張,所以立即派人去叫兩司二府的高級官員過來商議此事。
不過叫他們來之后,只是草草交代此事,讓大家好好想想,在大殿里討論,并沒有急著拿出個方案。
二府是樞密院和中書門下,二府的叫法是平常大家的說法,并沒有這種正式稱呼。
既樞密院掌國家最高軍事決策權,中書門下掌國家最高政事決策權,所以叫二府。
到了宋朝是二府三司,二府沒變,依舊是樞密院,中書門下,中書門下也叫政事堂,但三司就不再是掌軍的部門,而是度支司,鹽鐵司,戶部司這三司,掌控國家財政,和現在有很大不同。
現在的兩司自然是侍衛司,殿前司,這樣的權力解構也能看出,如今軍隊話語權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