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塵埃落定
幾個大將都搖頭,戰打到如今,可以說大局已定,往下的選擇很多,眾人沒有異議。
隨后,眾人開始商議起具體的細節部署,一直到第二天,各軍大將才來開秦淮河,回到軍中開始部署。
各軍開始調度,在南唐首都附近,秦軍十萬大軍展開,各司其職,列寨城下,整個金陵已被完全圍困。
而在首都之外,秦軍派出官員和軍隊,開始接管各地,并著力于恢復百姓生產和生活。
一開始,這樣的舉動還需小心推進,因為江南尚有殘兵。
而到三月十八日,南面來了消息,南唐大將朱令赟果然領軍數萬,艦船數百艘,朔江而上。
不過他的大軍才到皖口就停下來不敢前進,因為羅彥環奉曹彬的命令,早在哪設了水寨,駐扎大軍,封鎖長江。
朱令赟人多勢眾,卻不敢輕易沖擊秦軍。
于是一拖再拖,躊躇不敢東進。
他猶豫,秦軍卻沒有絲毫猶豫,采石磯附近的秦軍水軍一萬余人,配備炮艦二十艘,大小船只四百余艘,在劉清川,符昭愿率領下火速馳援皖口,準備給予唐軍迎頭痛擊。
不過在東面援軍到達之前,三月十八日正午,朱令赟以百余艘小船為前鋒,堆滿魚油,柴薪,準備以火攻進攻秦軍水寨,準備用火攻。
計劃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只是到午后,江面鳳向突然變了,不少著火的船只不但沒沖入秦軍水寨,反而放過來撞進了唐軍船隊中,一時間局面大亂。
唐軍忙著救火救人,秦軍也不敢貿然出擊,雙方就這樣僵持到下午。
下午,秦軍的支援艦隊趕到,前鋒炮艦立即開火,在江面隔著兩里以上的距離,對密集的唐軍艦隊猛烈打擊。
水軍艦炮口徑大,炮身重,威力遠勝陸軍得野戰炮。
戰斗持續到晚上,到后半夜,秦軍再次發起火攻,配合炮擊,到天時,唐軍已全線潰敗,大量船只沉入江中。
連他們的主將朱令赟也因旗艦被擊沉而落水,才怕上岸邊就被羅彥環的部隊俘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