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武裝
任何人都能訪問其中,不會因為血統、祖籍、民族、文化等等差異而被拒之門外。
獲取知識從未像今天這樣簡單,只要有意志力與行動力,任何人都能借助互聯網所承載的知識,成為專業領域的精英。
只是絕大多數人沒那么做而已。
李昂站在滿是物件的客廳里,利用包括小型沖壓機在內的各類機床、從某寶上購置的鋼珠、鋼絲、鋼管等細碎鋼材,
耗費了十數個小時,制作出了快慢機、單發連發阻鐵、擊錘、機框、導氣活塞、槍管等零部件,并將這些零部件組合拼湊在一起,組成了一把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
金屬彈夾自行制作,銅制子彈也是自己打造的,共計七十余發。
李昂端起以穩定可靠著稱的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聞著那股濃郁的鋼鐵氣息,撇嘴說道:“還是手生了啊....”
巴巴羊邊境的村子里,一個三口人的父子家庭作坊,在兼顧農活的情況下一個月可生產二十余把卡拉什尼科夫,而他們所使用的器材還不如某寶貨色。
制作完了卡拉什尼科夫,李昂又加班加點,用鋼針、鋼珠、電燈泡、豬大腸、易拉罐、化學肥料等簡易材料,制作出了十幾枚易燃易爆危險品。
這些一聽可樂大小的易燃易爆危險品,其外側包裹著一捆又一捆透明膠布,一些指頭長的鋼釘從透明膠布里刺出來,猙獰又恐怖,
而且怎么看怎么丑,給人一種很不穩定安全、隨時都會爆炸的感覺。
“土鱉不土,戰斗力五,越丑的武器越強大。”
李昂一邊安慰自己,一邊穿戴起裝備。
頭戴鋼盔,臉戴面具,眼眶里塞著貓眼,身穿CQB防彈戰術背心與防刺戰術褲,腳踩橡膠戰術靴,靴子內側插著柄鋒利折刀。
背上背著塞滿了易燃易爆品的迷彩背包,腰間掛著強光手電、野營手斧,套著戰術手套的雙手端著一把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
此時的李昂已經全副武裝,結合李昂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與戰斗素養,總體戰斗力約等于十名同等裝備的墨西哥黑幫分子,或者二十名黑非洲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