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七章 關內風云
秦逍聞言,問道:“如果這樣計算的話,一副光明甲大概需要多少銀子的成本?”
“我們核算過,不超過三百兩。”宇文懷謙立刻道:“而且因為材料都是上等好貨,所以打造出來的光明甲絕不輸給當年武宗皇帝身邊的皇家近衛騎兵。”頓了頓,才道:“只是霍大人和下官等一直愁煩的是鍛造匠。有最好的材料,卻沒有技藝精湛的鍛造匠,一切都只能是空想。”但聲音馬上輕松起來,笑道:“但大將軍這次卻帶回來
幾十名口難匠,那簡直是及時雨了。”
霍勉之也是笑道:“口難匠一到,所有的難題都迎刃而解了。”
費辛忙道:“等一下。大將軍,下官不是懷疑口難匠的鍛造技藝,只是他們可曾見過光明甲?光明甲的工序復雜,要打造出來可不容易。我們之前找了一批匠人,將霍大人好不容易找到的那副光明甲放在他們面前,讓他們摸索了兩天,清楚光明甲的每一個細節,但他們依然是束手無策,都說即使照著原甲模仿也是無法打造出來。”
“那只能說是他們的技藝還不到家。”秦逍嘆道:“他們都沒有接觸過戰甲,陡然讓他們打造最復雜的光明甲,他們肯定是做不到。”
費辛道:“這也正是下官擔心的。口難匠雖說在草原上名聲響亮,但他們也沒有接觸過光明甲,是否能打造出來,下官還是有所疑慮。”
宇文懷謙和霍勉之對視一眼,都是不自禁點頭,覺得費辛所言不無道理。
畢竟光明甲從來都不是民間的匠人打造出來,而是隸屬于朝廷的鍛造處所打造,那里的鍛造匠都是大唐技藝最精湛的匠人,而且長期接觸甲胄之類,對打造戰甲十分熟悉。
“霍大人,光明甲現在何處?”
霍勉之道:“廣寧城有兩副光明甲。當年追隨武宗皇帝的皇家近衛騎兵中,有一部分人后來留在了東北,成為了遼東軍中的將官。其中有兩名在廣寧城逝去,
他們的后人也就定居在了廣寧,先人的戰甲被保存了下來。下官找到了兩家,說破了嘴皮子,才將那兩副戰甲借了出來,不過已經還回去了。”
“原來如此。”秦逍想了一下,才道:“霍大人,勞煩你再辛苦一趟,就以我的名義去將那兩副戰甲再借來一用。告訴他們,我們不會損毀戰甲分毫,回頭會送還過去。”
霍勉之也不廢話,起身拱手稱是,徑自去借戰甲。
等霍勉之離開之后,秦逍才向宇文懷謙問道:“宇文大人,聽說徐州那邊派來了使者,可知使者現在何處?”
“使者?”宇文懷謙一怔,一臉疑惑,秦逍看向費辛,見費辛也是一臉茫然,心中立時明白,看來這兩人都不知道徐州遣使過來。
毫無疑問,公主派使前來,自然是頗為隱秘,不出意外的話,接待使者的應該是遼西郡守白玉樓,畢竟白玉樓在名義上是遼西地位最高的官員,使者見不到自己,肯定是去找遼西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