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歸家(三更)
科舉考試的試卷管理是相當嚴格的,每位考生交卷時,都有兩名監考人員共同前去收卷,并在糊名時同時按下手印,證明這張試卷是他們收走的。
一旦試卷出了問題,唯他們二人是問。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監考人員都是入場后抓鬮配對的。他們與考生一樣,進來便不能再與外面聯系,一直到考試結束。
收買其中一個人容易,但要同時收買兩個就太難了,因為誰也不能保證收買的那兩個恰巧就能被分在一起,更不能保證他們就恰巧被分配在蕭六郎所在的考場。
盡管如此,羅太守依舊把收卷的人叫過來盤問了一番,二人都表示自己沒有任何不規矩。
“可是白卷?”
“不清楚,交卷前考生都會在上面蓋一張白紙,這也是為了防止我們窺伺他的筆跡?!?br/>
莊刺史點點頭,轉而對羅太守道:“經他們二人的手后,試卷就是糊了名的吧?一直到所有監考官批閱完才會拆開姓名。那我倒是很好奇,那人是怎么認出蕭六郎的試卷并將其成功掉包成白卷的?”
羅太守想了想,說道:“兩種途徑:一個是發卷,一個是閱卷。蕭六郎是府試案首,院試時他坐第一個,這是規矩。第一張發下去的就是他的試卷,那么可以提前在試卷上動手腳,即便之后被糊名也還是能夠辨認出他的試卷來。
又或者,有考官拿到了蕭六郎府試時的試卷,并記下了蕭六郎的筆記,在批閱帖經時,根據筆記把蕭六郎的試卷認了出來。
不論哪一種,閱卷的考官里都一定有手腳不干凈的!”
府試與院試的閱卷官不是同一批,就是為了避免有人記住考生筆跡,進而影響了對考生的判斷。
但不排除有人悄悄弄到府試的試卷,畢竟閱卷結束之后,試卷的保密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除了莊刺史之外的十一名考官皆被押入了密室,接受羅太守的嚴刑盤問。
重刑之下,還真讓羅太守把真兇給查出來了。
那是一名姓吳的閱卷考官,在貢院矜矜業業地干了二十年,平日里老實得像個古董,羅太守原本覺得最沒可能的就是他。
看來不背叛不是一個人的道德高,是籌碼不夠高。
“那人給了我一千兩銀子,讓我把蕭六郎的試卷毀掉。我原本是準備了墨汁,打算偽裝出蕭六郎本人不慎弄臟試卷的情況。這種情況我見的多了,都是當廢卷處理,沒人會去核實。可是我還沒動手,被我支開的汪大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