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戛然
烏北城外,月鱗河畔一座山丘上。
穿著牛仔服,戴著寬沿帽,身體左右兩側都保持著對稱狀態的許藍將目光投向了前方的平板電腦。
它靜靜地躺在地上,液晶顯示屏表面投射出了一道又一道光芒,于半空凝聚出一道巨大的身影。
這身影若隱若現,讓人看不清模樣,只能勉強分辨出有腦袋、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有雙手、有軀干,如同放大了十幾倍的人類。
整體而言,這就像是神靈從天界降臨,或是惡魔于深淵爬出。
“博士”確實從“新世界”回歸了,可他只能歸于自己藏在第八研究所內的身體中。
而當前絕大部分交通工具都不足以支撐他在得到消息后,于幾個小時內趕到烏北。
噴氣式飛機或許可以,但目標太過明顯,一進入“救世軍”領空,就有極大可能遭到導彈攔截,非常不安全。
所以“博士”選擇的依舊是借助自身對電磁的掌握,通過許藍手中的平板電腦,對烏北的目標施加影響。
當然,和之前相比,已徹底回歸的他依靠這種辦法能制造的威脅肯定不可同日而語,完全能在一定范圍內帶來“無心病”,只是強度和真身過來還有不小的差距。
如果黃委員、蔣白棉、商見曜等人留在烏北,和大部隊在一起,“博士”還真拿他們沒辦法,因為人類意識要是聚集了起來,且有多個達到“心靈走廊”層次的支柱維持,遠程施加影響的他實在難以讓“無心病”散播開來,達到預定的目的,只能像在最初城那會一樣,讓人們的精神變得衰弱,于夜里做起噩夢,第二天陸續頭疼、惡心。
若沒有人管,讓這種狀況延續超過一個月,讓被影響者的精神越來越差,那“無心病”還是有可能爆發的,但這里是烏北,是“救世軍”的核心城市之一,怎么會沒有人管?
要是“舊調小組”未曾察覺危險,“博士”還能讓許藍悄悄潛入烏北,在對稱性強迫癥發作前,幫自己找到機會,用別的手段打擊目標,可商見曜、蔣白棉等人實在太警覺了。
迫不得已,“博士”只能“打草驚蛇”。
他請求“新世界”內的同事們幫助,短暫困住了烏北沉睡的那位,講述了一個“新世界”強者即將真身來襲的故事,以此驚動當地的“救世軍”高層,讓他們急匆匆疏散民眾,分批撤離重要人物。
這樣一來,聚集效應就被打破了,“博士”就能依次讓分批撤離的小隊感染“無心病”。
這也就是烏北沉睡的那位聯絡不上后,他遲遲沒有發動襲擊,給烏北民眾留出了“疏散”時間的原因。
正常來說,真要突襲,肯定是“博士”即將動手時,他“新世界”的同事們才會猛然發難,不給“救世軍”反應過來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