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氣六百甲
徐鳳年上山,只想學李淳罡那樣一人殺千軍。
春雷雖未帶在身邊,養意照舊。
徐鳳年自己也已經察覺到積郁有太多殺意和戾氣,再這樣下去遲早走火入魔,到時候北涼少了一個世襲罔替的北涼王,北莽倒是多了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新魔頭。
大致問過了沈門草堂的家底,得知除去兩位不食人間煙火架勢的老爺子穩居二品,像鐘離邯鄲這般實力的“高人”,也有四五個,對于軍鎮林立的橘子州來說,已經是夾縫里求生存后的大氣魄,北莽以鐵腕治理江湖勢力,五大宗門中與軍鎮無異的提兵山排在第三,棋劍樂府墊底,因為有登榜武評的洪敬巖拉起大旗,以及劍府府主劍氣近幾大隱世高人壓陣,無人敢心存輕視,有這五頭以鯨吞姿態吸納武林資源的猛獸珠玉在前,超一流和一流門派之間就割裂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徐鳳年對此并不奇怪,北莽只祭出有此種手筆,才好在戰時第一時間集結起武林實力,融入軍中,給予離陽王朝重大打擊,以此看來,當初徐驍馬踏江湖,讓一座江湖支離破碎,實在是有利有弊,俠以武亂禁,擅殺士族和官員,對于朝廷而言是頭疼的事情,可是一旦被鐵騎碾碎了風骨,踩斷了脊梁,江湖也就沒了生氣。
徐鳳年瞥了一眼韓芳,這名坐忠義寨頭把交椅的耍棒英雄,出身名門,韓家是邊陲重地薊州百年的砥柱,不知抵擋下幾波北莽的游掠侵襲,韓家老爺子曾經有過率領八百精銳家騎,沖擊六七萬北莽軍的壯舉,認準王旗所在,直直殺去,戰功顯赫。這并非野史虛夸,向來被治史嚴謹的內廷史官所承認,賦以濃墨重彩撰寫。
有韓家控扼薊州幾處要害關塞,導致前四十年北莽游騎南下,無數次碰壁后都折損得肉疼,干脆繞道而行,韓家親軍因此一直被北莽皇帳視作除之后快的心腹大患,韓家可謂滿門忠烈,有趣的是這一百年來,不論天子姓什么,只要你坐上龍椅穿上龍袍,韓家便忠心耿耿,為你殫盡竭慮把守邊關,韓家子弟不惜赴死再赴死,戰死沙場的嫡系子弟不計其數,直到十年前,張巨鹿和顧劍棠主動邊鎮輪換,北涼軍的發軔之地兩遼,尤其是錦州,最為反彈劇烈,幾乎釀造出春秋大定后的第一場兵變,接下來便是薊州韓家,韓家雖未傳出任何不滿言辭,甚至已經開始舉族搬遷,但薊州不知為何一夜之間嘩變,這才有了出自張巨鹿之口的一句傳世名言“皇帝不急太監急”,皇帝這等于給薊州動蕩定下考語,韓家一門百人,被誅連,之后更是傳首邊軍,韓芳是位列韓氏族譜上的亂臣賊子,只是離陽王朝鞭長莫及,總不太可能來到橘子州腹地絞殺這名欽犯余孽。當年和徐驍以及二姐徐渭熊一起雪夜圍爐煮酒說天下,說及含冤待雪無望的薊州韓家,徐驍只提了一句:說到底韓老爺子還是兵不夠多。二姐則輕淡加了一句:朝廷篤定韓家被忠義二字拖累,不會造反,所以更該死。
一針見血,兩針見骨。
徐鳳年曾好奇詢問徐驍是不是他從中作祟,故意將北涼和兩遼禍水引向薊州,徐驍反問著說你猜徐鳳年那會兒脾氣急躁得跟王府鋪設的地龍一般,就罵了一句猜你大爺。
徐驍唯獨跟子女才有好脾氣,依然笑瞇瞇回了一句,我可不就是你爹嘛,你再猜。然后正值少年的徐鳳年便徹底無言以對了。
那時還未去上陰學宮求學的二姐破天荒捧腹大笑。
終于臨近沈門草廬,沈氏仆役被一腳踢死一個一劍刺死一個,活下來的再無下山入寨時的囂張氣焰,哪怕快進入自家地盤,也不敢有所情緒表露,仍是板著臉騎馬在那名負劍書生身后。
長樂峰上竹木建筑鱗次櫛比,數以千計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牌樓懸有六嶷天頂四字,兩根梁柱是昂貴無比的金絲楠木,合抱之木,楠木本就是官家采辦的皇室用木,大殿修葺以及陵墓柱棟皆是用上等楨楠,而金絲楠又是楨楠里的第一等,春秋時中原西蜀南唐幾國,每隔幾年就要出現一兩樁動輒幾十顆人頭落地的運楠舞弊案,當朝趙家天子更是傳出過假借修整西楚皇陵名義盜取珍藏楠木的滑稽丑聞,因為金絲楠木本身生長有霞光云海效果,尤其是大料,無需雕琢,就讓人目眩神搖,徐鳳年騎馬過牌樓,轉頭視線停留在金絲楠柱上,嘖嘖道:“真是有錢的大戶人家?!?
韓芳和張秀誠是頭回親臨沈門草廬,大開眼界之余,俱是憂心忡忡,沈氏每富可敵國一分,他們陪葬的可能性也就增添一分,如何能有笑臉。
徐鳳年看著呼啦啦從主樓兩側洶涌沖出的兩股人流,自言自語說道:“徐鳳年,記住了,可別不把二品小宗師不當盤菜啊?!?
徐鳳年轉身伸手淡然道:“拿來?!?
一名草堂扈從趕緊拋過浸透血水的包裹,騎馬前行,馬蹄踩在白玉石廣場上,格外響亮,相距一百步,徐鳳年隨手丟出裝有鐘離邯鄲兩片腦袋的包裹,盯住一位白髯及胸的拄杖老者。
不是所有人都能讓沈氏廬主大半夜從鼎爐白嫩肚皮上爬起身來親自出門招待的,不過既然有高屋建瓴的說法,住得高當然就會有住得高的好處,負責值夜瞭望的沈門子弟早已傳去消息,層層遞進,愈演愈烈,這才驚動了不問俗事許多年頭的老人,鐘離邯鄲正是他的私生子,被證實有望在壯年步入二品境后,逐漸被寄予厚望,倍受草堂器重,許多原本屬于嫡長房的諸多資源都開始傾斜向鐘離邯鄲,甚至連他鳩殺當年害死他親娘的一名姨娘,都被草堂一筆帶過,后來又以白綾勒死一個,這才被責罰去后山字劍齋閉樓面壁一年,事實上也不過是被按下氣焰去靜心習武瀏覽秘笈而已。今晚明明有貴客才前一腳造訪府邸,鐘離邯鄲后一腳便乘坐馬車私自下山,這不算什么,驚訝的是回來時竟然不見了身影,如何能讓在他身上耗費大量財力心血的草堂安心。
雙方對峙。
一名佩有纖細青銅劍的沈氏子弟得到眼神示意,小跑去打開包囊,瞠目如見鬼。也差不多了,見鬼稱不上,不過是是死人的頭顱。
背對家族眾人的劍客神情復雜,轉身后斂去眼中一抹隱藏極深的狂喜,滿臉悲慟顫聲道:“廬主,鐘離邯鄲,死了”
拄杖廬主怒極,胸前長髯飄拂,提起那根重達百斤的精鐵拐杖,重重砸入玉石地面,炸出一個窟窿,喝道:“你是何人”
徐鳳年不拉韁繩,雙手插袖,背春秋劍不動如山坐在馬背上,平聲靜氣道:“實不相瞞,我跟這個自稱鐘離邯鄲的草堂劍客是初次見面,無冤無仇,不過他說了劍來二字,說是要模仿李劍神大雪坪的風采,可說是劍來,卻也沒見到有一千幾百柄劍飛來,僅是讓捧劍侍童丟了一把破劍過來,我實在是聽不下去也看不下去,湊巧想殺人想瘋了,就一巴掌拍掉了他的頭顱,你們沈門草堂若是也聽不下去看不下去,不妨車輪戰上陣,我一人一劍,都接下來便是?!?
長髯廬主臉色陰沉得讓附近沈氏子弟膽顫,不敢正視,入二品境界年數比這名高坐馬背負劍青年肯定還要長久的老人握緊拐杖,殺機勃勃,瞇眼問道:“師出何門”
徐鳳年一臉訝異道:“我都殺了你兒子,你還跟我嘮叨,我是你老子不成”
韓芳和張秀誠面面相覷。
他們也算閱歷不淺的老江湖了,可委實是沒見過這樣形同市井潑皮的高手啊。
“好好好”怒極大笑的廬主連說了三個好字,雙手按在龍頭拐杖頂端那顆龍嘴叼銜的碩大夜明珠上。
在場不管是托庇于草堂還是沈氏嫡系,總計有六十幾人,其中兩側弓弩手有十三名。不過陸續有人進入場內,尋常人走入其中都要迷路的那種家大業大,消息難免滯后,就像石子投湖心,漣漪要想波及湖畔,總歸是要一些時間的。
徐鳳年默念給自己聽:“要殺我,生死自負?!?
徐鳳年飄然下馬,風儀出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