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章二 雪中的江湖,有人有始有終
想來她之所以記憶深刻,緣于這些可人的江南景物,都是少女時分,與她近在咫尺,越是唾手可得,便越不知珍惜。
在成為離陽王妃之后,囚禁于高墻之內,看膩了婉約詩詞,才逐漸接觸到一些以往不喜歡的邊塞詩,無非是那些詞匯在詩篇中輾轉來回,征人,霜月,羌笛,蘆管,鴻雁。
此時裴南葦環顧四周,黃泥院墻,綠意稀稀,無鳥鳴,已有炎炎暑氣。
高樓閨閣幽怨人?
那也得有高樓可棲才行嘛。
裴南葦想到這里,便當真有些氣憤了,她獨自在這座小縣城柴米油鹽醬醋茶,當然就只能是跟錢有關系。
自從上次跟那名義上是一縣主薄的家伙去碧山縣縣衙,成功討要來積欠許久的二十兩銀子俸祿,縣令馮瓘不知為何很快就被調走,頂替原主薄“徐奇”位置的楊公壽便順勢繼任縣令,縣尉依舊是與新縣令大人同樣出自青鹿洞書院的朱纓,兩人都是赴涼士子。當時她和他去縣衙那趟,碰到過兩位士子,楊公壽還雇人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拙劣戲,只可惜當時姓徐的一眼就看穿,用他的話說就是我可是紈绔這個行當里的開山鼻祖,當年北涼不知有多少膏粱子弟都在我屁股后頭吃灰,有樣學樣,畫虎類犬。
裴南葦氣憤的地方在于楊公壽勝任縣令后,碧山縣的主薄位置沒有按例繼續補缺,而是重新掛起了徐奇的名字,可是碧山縣衙那邊給了個“徐奇”既然不去點卯當值,那么就俸祿減半的說法。據說這還是縣尉朱纓不惜與新任縣老爺據理力爭來的結果,否則以楊縣令的意思,主薄徐奇連一顆銅錢都別想拿到手。大概是衙門大小胥吏都揣摩到了縣令的心思,尤其是那些男人在衙門當差的婦人,對她這位主薄夫人更是視若仇寇,油米鹽布等物,到她這里,一律都更貴一些。那名來歷不明的年輕女子原本想要代勞購置,卻被裴南葦拒絕了,裴南葦偏偏就要自己去買,還故意帶上幾顆沉甸甸的銀錠,當然銀子用不上,鋪子那邊也找不開,可當那
些婦人眼巴巴瞧著那幾顆銀錠的時候,裴南葦她心里舒坦啊。
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說,欺負我男人不在是吧,可我男人能留給自己女人這么多銀子,他也敢放心,但是你們這些長嘴婦人的男人,有這本事嗎?
裴南葦的氣憤,還在于你徒弟余地龍都能掙到這么多銀子了,你做師父的,也不知道往家里稍稍寄一些?
她只要一想到要用掉某顆銀錠換成銅錢,就心疼得厲害。
裴南葦眼角余光瞥見院子里那只老母雞,好像帶著幾萬精兵巡視轄境的大將軍,她頓時就氣不打一處來,朝它們快步走去,使勁踩在地面上,嚇得母雞和小雞們四散而逃。
裴南葦冷哼一聲,雙手叉腰,有些得意。
有個剛好站在院門口的年輕男人,恰巧看到這一幕后,眼神呆滯,神情恍惚。
他望著那個背對自己的婀娜背影,他握著一只布袋的手,手心都是汗水。
他如今名叫朱纓,是當年跟隨上陰學宮王祭酒趕赴北涼的數千士子之一,若是當時士子以郁家嫡長孫郁鸞刀最名動天下,其實他如果用上本名,名氣絕不在郁鸞刀之下。
天下理學,南朱北姚!
理學宗師姚白峰已經卸任國子監左祭酒,返回家鄉繼續講學。
而靖安道朱氏子弟,向來不愿出仕,“朱纓”的祖父在春秋之中便被譽為“神君”,與學宮大祭酒齊陽龍關系深厚,朱纓父輩這一帶,七人聯袂名動士林,被稱為朱氏七龍,更是與當年的“江南盧氏,琳瑯滿目”并列。
朱纓本名朱英,正是朱家嫡長孫!
哪怕是隱姓埋名,化名為朱纓,假托朱氏旁支的庶出子弟,朱纓憑借自身學識卓然遠見,依舊在青鹿洞書院鶴立雞群,數次書院山主黃裳請去青鹿洞講學的大儒,都被朱纓逼得下不來臺,狼狽不堪,甚至有年邁碩儒還要當堂向朱纓問道解惑。只不過朱纓在赴涼士子中名聲不顯,最多是些桀驁清高的口碑,可他那些不曾公開的文章,如年輕藩王當時和裴南葦所說,早已在拂水房案頭擺著,連徐渭熊都被驚動,將其高看為不熟徐北枳陳錫亮太多的年輕俊彥,朱纓在拂水房的代號別稱為“雛鳳”,已經與郁鸞刀的“大鸞”并肩!
朱纓,或者說是朱英發現自己嘴唇干澀,竟然不知如何開口。
與初見她便驚為天人的楊公壽不一樣,朱纓第一次見她只覺得容顏不俗,但是并無任何旖旎心思,只是有一次在那條雨后的轱轆街上,無意間看到她蹲在街旁,掰碎手中一塊干餅,輕輕喂給一只滿身泥濘的黃褐小貓。
他再難釋懷。
他知道自己哪怕不是朱氏嫡長孫,可惦念起一名孤苦伶仃的獨居婦人,于理不合,于禮不合。
可他忍不住。
正當他要開口的時候,那名女子已經轉過身,皺眉看著他,問道:“你誰啊?”
朱纓瞬間心如死灰。
一年來,雖然從不曾說過話,可畢竟或近或遠相見次數,十五次還是十六次了?
朱纓臉色蒼白,嘴唇顫抖,說不出一個字。
他想要舉起手中的錢袋子,想要說這是那位徐主薄上月的俸祿,我朱纓身為碧山縣衙同僚,只是來此為夫人送來銀錢。
滿頭霧水的裴南葦不客氣地伸手指著這位呆頭雞,“有毛病?趕緊滾!”
她跑去墻角抄起一根掃帚,怒目相向,氣勢洶洶。
年輕讀書人,黯然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