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包船!
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蘇梅珠場試采就這樣灰溜溜地偃旗息鼓了,社員們下了船,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剛回到家,屁股還沒有坐穩,大耳就被一個民兵叫到了公社書記的辦公室,趙書記回來了,要見他。
趙書記從門外走了進來,跟大耳想象的有點不一樣,是個干癟的老頭,臉上溝壑縱橫,深深的法令紋,有一雙威嚴的眼睛,好像能夠看穿一切。
“你好啊,秦大耳!”老頭在門檻上蹭了蹭鞋上的泥沙,剛進屋就跟大耳打招呼。
“您好,趙書記!”大耳忙站了起來。
“陳連長他們做的事情我知道了,我贊同谷副書記的意見,也已經批評他們了,你還有沒有意見?”
“沒有意見,趙書記,陳連長他們保持警惕也是對的。”
趙書記看了一眼這個少年,這話可不像一個這個年齡的孩子能說出來的,這孩子看樣子也就14,15歲。
“你讀過書?”趙書記問。
“不記得了,真的忘記了,不過我識字。”大耳說。
“哈哈,你個娃,你何止讀過書,聽說還會寫歌兒呢!那首什么留丟達的!”趙書記展顏一笑。大耳突然就覺得這個老人和藹可親。這本事,這氣場,大耳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從別人身上看到過。
一個人一笑一怒都能左右別人的觀感,這本事可不是能夠學習就學得來的。怎么說來著?哦,對了,這叫人格的魅力!大耳腦子里又開始胡思亂想。
“這段時間你想起來些什么么?你是怎么被人打傷了掉進海里的,有點頭緒沒有?”
“真沒有,我這段時間反而覺得越來越忘記以前的事情了。”大耳說的是實話,剛剛醒來的時候,他還能在腦子里見到一些以前破碎的場景,現在他心里面越來越干凈了。
“大耳啊,谷副書記跟我說了,秦大寬說希望給你找個活兒,能掙工分的,我答應了。活兒也給你找好了,一會兒讓這個門右手邊那個辦公室的陳會計帶你去吧,每天算2個工分。”
這里的種地的農民成年人一天算3個工分,每個工分2毛錢,每天能掙6毛,一個月就能掙15塊。但是這些可不是到手的錢,每人每個月只能到手1塊5角錢,剩下的都是糧食折算的。但是不比不知道,這個年代,內地很多農村,每天能夠掙個1毛錢,那算是強勞力了。
這是理想狀況,如果老天不開眼,干旱,臺風弄得糧食減產,那就更少。而孩子老人等不能參加勞動的人口,只有基本的救濟口糧,大人每人每月10斤雜糧,2斤大米,兒童減半。雜糧是1毛2一斤,大米一斤2毛4分。
漁民好點,也算工分,船是集體的。那么船老大一天有10個工分,大副8個,船員5個工分。每個工分也是2毛。一個月下來,最多的船老大能有250個工分,折合50元。不過到手就5元錢,剩下的折合成糧食或者魚獲。
大寬這樣的小舢板,一個工分折合魚獲10斤,至少每天要交30斤,就能拿到3個工分。每個月最少要掙夠60個工分,才能折算成12元,到手1元2角,其他折算成糧食。那怎么夠?弄點小魚小蝦吧,再不行去山里面挖些野菜吧!
按理說大寬這樣的壯勞力,那是應該上大船的。不過海棠媽遇到海難臨死的時候,逼著大寬發誓,不再出深海。她也是用心良苦,怕了啊!
照理說,大耳現在不會為了工分斤斤計較,實在不行再下海撈珍珠嘛!不過弄個正經的活兒掙工分,這是寬叔的心愿,大耳也就爽快地答應了。
“你不問問要分派你去干嘛?”趙書記有點好奇。
“干嘛都行啊,有工分就好,我就不是吃閑飯的啦!謝謝書記!”大耳齜開一口白牙。
“行,你去吧。”趙書記笑著揮揮手。
大耳正要出門,卻被一個從外面沖進來的人撞了一個趔趄。
“慌慌張張的,干什么?”趙書記恢復了威嚴。
“趙書記,王副縣長帶人來啦!”原來是帥哥徐永權。
“他來干嘛?”趙書記的語氣一點都不帶熱情的。
“聽說我們的蘇梅珠場重新開采,采出了高品質的珍珠,王副縣長帶人來考察了!”徐永權說,聲音都是顫抖的,他知道,這個蘇梅珠場完全沒有珍珠可采!自己白折騰了一早上。
“混賬,誰報上去的?他怎么不說我們這發現金礦了呢?!真是亂彈琴!”趙書記呼地一下站了起來,這才注意到旁邊還站著個大耳。
“小徐,你不是不知道,蘇梅那里是有珍珠,不過品質遠遠沒有達到大耳采的那些那么高品質!大耳說過了,他們只是運氣好!”也不顧大耳還在屋子里,趙書記大聲說。
那是,我已經將最大的都采了啊!大耳心說。
“可能我們還沒有仔細找呢?縣上將我們今年的采珠指標都下達了啊!”徐永權小心翼翼地說。
“趙書記,恭喜,恭喜啊!”王副書記來的很快,一進門就熱情地伸出了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