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鐵猛兄妹
楊易打了一大通電話,交了400多塊的電話費,這年頭,電話費貴得驚人,在這個小縣城能打到香港,已經是奇跡了。楊易更加覺得程響他們正在弄的電話交換機是多么急需了。
別以為中國在芯片行業起步晚,其實70年代中國的芯片行業跟世界頂尖的技術水平差距并不很遠,也就3到5年,甚至比韓國還先進。
如果不是因為在80年代中國自廢武功,半導體,芯片,大飛機等未來被卡脖子的行業都不會那么艱難。
前世楊易在互聯網上泡著,對中國的產業發展還是有了解的。
他更加清楚的是,中國的優勢和劣勢。優勢是對于關鍵的產業可以集中全國之力去辦大事,劣勢是教育和科研方面論資排輩嚴重,大學老師和研究人員官員化。很多人不追求學術進步,爭權奪利混官場倒是一把好手。
特別是基礎學科的教育和科研投入,實在是太少了。
楊易一直是嚴刑峻法的推崇者,但是即使是從公檢法得到恢復的80年代開始,由于公檢法隸屬于地方財政支持,導致很多的司法腐敗。最可怕的就是這樣的司法體系,很難判定政府官員有罪。你總不能砸自己的飯碗,判定給錢的老板有罪吧?
埋頭想著前世的種種,楊易走在了街道上。
這里的人民雖然日子過得很艱難,但是每個人都是那么溫和,那么善良,讓楊易感到非常的心安。
楊易聞到了一股中藥材的味道。
青海省是個中草藥的大省,有很多珍稀藥材。但是民和處于青海的東南,黃河邊上,并沒有高原珍稀的藥材,這里最有名的中藥是黃芪,在路上就可以見到有人在運送黃芪。
“駕~~,駕~~”一聲聲焦急的呼喝傳來,路上來了一輛馬車,車裝得很滿,拉車的挽馬顯然已經不堪重負,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這是一段上陡坡的路。
楊易沒有猶豫,將袖子一挽,就到了大車的后面,開始發力推車。
楊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氣,反正那馬兒呼哷哷地叫了一聲,輕松多了。趕車的人感覺到了異樣,回過頭,見到一個少年正在推車,很是意外。這車太重,他當然知道,他也不是不惜馬力,只是沒有辦法。他只能連聲道謝。
車子一路上了陡坡,楊易笑了笑,“沒事,我就當鍛煉身體了。”
“小哥,你去哪里?上車吧,這段路是平路了。”說話的這個人是個絡腮胡須的男人,楊易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他的左小腿被截肢了,裝了個木腿。
“我想去天虹招待所,正好順路。”楊易縱身跳上了馬車。
“我叫秦小年,是收藥材的,你這車糧食要運到哪里?”
“我叫田橫,這馬太老了,25歲了,只比我小一歲。”男人沒有正面回答。
“你們家的馬?”楊易問。
“嗯,收歸生產隊了,他們也沒有養好。”田橫說道。
“你的名字很有意義。”楊易說。
“呵呵,你也知道田橫五百士。”田橫有點驚奇,這個時代,在這個偏遠的小縣城,這個回族少年卻知道在這個典故,那確實少見。
田橫家里原來有馬,那肯定不是一般的貧下中農,在這個出身很敏感的時代,楊易也不好再問。
“大哥,你這腿怎么沒了?”楊易問道。
“我去云南當知青,腿是在緬甸丟的。不過也好,這樣我就能回來了。”田橫對自己的腿倒是沒有隱瞞。
“緬甸?怎么會在那邊丟的,能說說么?”楊易還是好奇。
“我是69年的知青兵。”
“知青兵?”楊易還真沒有聽過。
“嗯,那時我們一幫知青去緬甸支援緬甸共產黨,當了知青兵,跟政府軍對著干。”
田橫就說起了這一段楊易并不知道的歷史。
對啊,紅色中國支援了越南,老撾,肯定也去了緬甸啊!
“大哥,能給我看看你的腿么?我還算半個大夫。”楊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