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進化
但以上的所有都只是第十二作福音的添頭,那高效的轉化率也不過是作為這個新的心臟啟動的“燃油”。
整個束形有機煉金心臟真正關鍵點在一個被稱為‘能量轉化核心’的臟器,它藏在雙腎的中央,有著左右合計超過二十條的多生肋骨,以及第四福音:濃霧血液,第八福音:孢子系統,第十福音:活性血管一起保護。
這個臟器的損壞并不影響血統精煉者的生命,但它卻是整個系統中優先級最高的產物。
在諾頓的草設圖中,整個第十二福音:束形有機煉金心臟的整體結構,是一個多系統復合而成的,銘刻在軀體內的大型煉金陣。
這個煉金陣的作用并不是維生,要知道心臟從不是所謂的生命之源,它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提供能量,運輸能量,第十二福音則是成百上千倍地將這個職責擴大化了。
它將把血統煉金者體內的四大本位元素進行大統一。
每一個生物的構成本身都是存在著四大元素的,生在這個世界上,死于這個世界上,都會主動或者被動的受到元素的影響。
這個煉金陣在理想中達到的效果是將兩兩對沖的元素在環境內進行約束,將元素的高溫、高壓現象加以控制并且約束這些能量形成三乘積,并且將之達到一定的閾值進行維穩控制(是的就是地火風水為基礎的微縮可控核聚變技術)。
但這也僅僅是理想中的效果,重構心臟是整個血統煉金技術中擺脫苦弱的最核心的一點,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其他十一作靈構的整合。
奧本海默如果有幸能見到白帝城中‘三希堂’有關這項血統精煉技術的手稿,憑借他的見識和聚合性思維一定能聯想到1958年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二次聯合國和平利用原子能會議上提出“可控核聚變”的概念。
人類直到二十世紀才摸索到邊緣的核聚變技術,早在千萬年前,龍類中真正的博學者、研究者就已經有能力將之以更加無害、更加‘科學’的手法制作出來了。
至于為什么直指超現代技術的心臟改造為什么會被排到第十二福音...那是因為這個煉金陣其實是不完全的。
青銅與火之王諾頓最終并沒有完成這個煉金陣的銘刻。
重構心臟的連接導管上的如尼文字是殘缺的,雙腎之間的能量轉化臟器里的構造——仿造心臟結構形成的四腔體內壁上銘刻的龍文也是不全的。
如果沒有這些龍文就無法形成完整的煉金術,腔體也無法承受元素之間的對沖的高壓和高溫,四大元素進行三乘積的聚變總會差臨門一腳,而這一步就是永恒的差距。
諾頓是有能力完成這個技術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
但在整個技術完成之前,長老會就將這項煉金技術封存進了大圖書館。
無法接受將龍族血統墮落到無底線地步是主要原因之一,但這終究是倫理上的問題,無論什么種族,什么時代,倫理這種事物都是可以挑戰的,甚至無視,尤其是龍類這種以權與力為尊的極端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