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章 手眼分離的最高境界
而腔鏡卻是需要在人體人為戳一個洞,作為鏡頭和器械的入口,比如腹腔鏡,需要在肚子上打一個或幾個小洞,用于進入鏡頭和器械,關節(jié)鏡也是一樣,需要戳孔進入。
“大多數(shù)顱底上頸椎手術,只需要經(jīng)口前路就可以解決,所以,大家以后可以訓練經(jīng)口的鏡下手術,讓顱底上頸椎前路經(jīng)口內(nèi)鏡輔助下手術成為常規(guī)手術。”
“而且后路開放手術在鏡下完成也不是難事,只是我今天使用兩套腔鏡設備組合來完成手術,對手眼腦三者的配合要求確實有點高,你們以后做此類手術,如果碰到各種原因?qū)е乱曇帮@露不佳,操作空間不足,可以嘗試鏡下完成手術,當然,不要學我使用分裂的兩塊屏幕,你們應該使用一個廣角攝像頭,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一個攝像頭和一臺設備就可以完成手術,如果不用廣角鏡頭,也可以用兩個鏡頭,然后用計算機整合術區(qū)圖像,在一個屏幕上顯示,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設計設備。”
“其實開放手術鏡下完成,早有先例,比如顯微外科的斷指再植術,使用傳統(tǒng)的顯微鏡,雙眼盯著目鏡,非常容易使眼睛疲勞,而帶有高清攝像頭的顯微鏡,可以將手術視野傳輸?shù)狡聊唬g者不需要盯著顯微鏡那點視野,直接看著屏幕,使用手眼分離技術操作,整臺手術變得非常輕松。”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訓練手眼分離操作,需要熟練的手眼分離操作技術。”
“教授,能不能培訓一下我們,讓我們也可以像剛剛你那樣,隨心所欲地進行鏡下手術,甚至,所有手術,只要需要,都可以內(nèi)鏡下完成。”奧古斯特激動起來。
他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掌握這種技術,以后的某一天,在歐洲的脊柱外科大會上,演示這種鏡下操作,當別人還在為顯露絞盡腦汁的時候,奧古斯特無論是前路的經(jīng)口,還是后路的常規(guī)入路,都在鏡下完成,那么,那個英國佬密爾頓會是什么反應,他一定會驚掉下巴。
該死的老家伙,他一定會顳下頜關節(jié)脫位,我敢打賭,奧古斯特心里得意洋洋。
宋子墨和徐志良正在關閉切口,楊平開始脫手術衣。
“如果你們有興趣,明天就可以培訓你們在鏡下完成開放手術。其實像今天的手術,如果有合適的手術機器人,在手術機器人幫助下,手術更加容易,很可惜,現(xiàn)有的手術機器人都沒辦法完成這種手術,達芬奇的幾條機械臂非常靈活,有完成此類手術的潛力,但是缺少骨科手術的終端器械,當然以它目前的水平,對接所有骨科終端不太可能,所以它只能停留在胸外、腹腔、泌尿和婦產(chǎn)科,而天璣機器人,雖然可以做骨科手術,但是機械臂的靈活度遠遠不夠,也只能完成簡單的骨科手術或者手術中的某些步驟,比如置釘,它甚至不具備全程操作手術的能力,只能是輔助。”
楊平腦海里構想,如何有一種手術機器人,機械臂非常靈活,而且可以更換粗細不同的機械臂,以適應各種場景,還能對接各種動力骨科終端,那該多好。
銳行醫(yī)療那邊也正在研究手術機器人,但是獲得一些突破還需要時日。
如果有這樣的機器人,今天的病人無論什么體位,手術都會輕而易舉,醫(yī)生也不會如此被動。
未來外科領域必然是手術機器人的天下,它克服了外科醫(yī)生所有的缺點,拓寬了操作空間與操作視野。
宋子墨和徐志良完成手術切口的閉合,張林和小五兩位拉鉤大神終于可以休息,想必胳膊已經(jīng)極其酸麻。
自從拉鉤置入開始,到拉鉤撤出,整個過程中兩位大神絲紋不動,完全對得起拉鉤大神的稱號。
“你們兩位的著作什么時候出版?書稿改了很多遍了吧?”楊平問張林和小五。
張林不禁嘆氣:“畢竟是世界級的著作,秉著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我們決定再修改幾遍,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