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入學
沈光林甚至都不知道,蘇有朋現在對深城有多重要,現在蘇先生是一位知名企業家。
他們去年才開始創業,可研報告還是沈光林主筆寫的。
那篇報告寫得可謂是眼花繚亂,動人心魄,至今還作為教材流轉在深城各個招商部門呢。
這個年代大家都是一拍腦袋就決策了,真正寫可行性研究寫發展前景寫市場分析的很少,但是沈光林是從PPT時代過來的,他知道講一個好故事的重要性。
只要故事講的好,一個夢想都可以讓多少人窒息了。
去年算是他們事業的開端,當時沈光林和蘇有朋只有不多的錢,但依然吹噓的很大,描述的前景很好,讓人覺得很有可行性。
今天的他們可以說吹過的牛已經實現了,創業算是初步成功了。
服裝廠已經有了幾千號工人,而且每天都在招人,不說放在深城,就是放在羊城,也是一個大型工廠了。
而且,這個工廠是能帶來外匯的,這就很了不起!
這個年代的外匯真的是太太太短缺了。
如果他們開辦的這個服裝廠是國企,那廠長的行政級別真的是可以接連提升好幾個檔次。
總算,他們去年立下的FLAG,今年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也正是因為如此,深城的政府工作人員才不會覺得他們在吹牛,反而覺得他們很專業,很務實,積極向上,有拼搏進取精神。
如今,他們又在做電器了,而且投資規模和預期產值都遠不是服裝廠能比的。
這是事業更上一層樓了!
雖然以當前的階段,妄談出口為時過早,產品落地也確實有些困難。
但是生產電器是能夠帶來大量產值的,而且能夠帶來稅收,因此值得政府大力支持。
尤其看到從扶桑運送過來的設備一車一車的搬進工廠,所有人都笑逐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