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一章 生活(2)
有話題確實是好事呀,有話題才有各種可能性。
對于諾貝爾級別的學者來說,每一個學者的研究成果都是價值非凡的。
但是,為什么一些人可以獲獎,一些人不能獲獎,歸根結底,還是受了輿論的影響和立場的影響。
門捷列夫為什么一生都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呢?
元素周期律不厲害嗎?
歐洲制裁了俄國的文學作品,芭蕾舞天鵝湖和樹,他們怎么沒制裁元素周期表呢?
是不想嗎?
是不能。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當年沒能獲獎,確實不是話題度不夠,而是因為有人立場有問題。
因為當時有個堅持反對他的瑞典人,叫做阿倫尼烏斯,這兩個人有仇。
說起來,阿倫尼烏斯也很厲害,是一位知名的物理學家,是電離學說的創建者,科學成就一大堆,是歷史知名人物。
但是,歷史人物未必就大氣,早年間門捷列夫曾經DISS過阿倫尼烏斯,倆人鬧翻了。
而且,正是由于阿倫尼烏斯的反向游說,這才造成了門捷列夫一生的遺憾。
說回當前最熱門的話題。
誰愿意提名沈光林獲得諾貝爾獎?
誰有資格提名沈光林去競爭諾貝爾獎?
按說,所有過往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有資格提名沈光林為新的候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