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三角形的權力
河北的不少事,都在一次次討論之中塵埃落定。
因為史從云的的討論習慣,也又不少官員參與其中,不過大家并沒有全當成真,因為討論實在太過公開,反而讓眾人覺得不可信了。
如果真要出兵,不可能這樣大搖大擺,官家也不管自己的意思被群臣裹挾。
只有史從云和少數幾個宰相心里明白,確實準備來真的,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之后,史從云也陸續看了這幾個月來朝廷發生的事情,多數都是從趙侍劍的筆記中。
《大周刑統》的頒行有很大意義,雖然暫時還不能解決問題,但至少說明大周已經致力于往正軌上去走。
不過史從云更在乎的是官家準備均訂天下賦稅的舉動,因為這涉及他給與士兵們的承諾,他曾向將士們保證跟他打仗,遲早有一天耕者有其田。
雖然之前一直用錢帛,布匹等來給將士們賞賜,但這不是長遠的辦法,對于農耕民族而言,大多數將士們最渴望的依舊是田地。
只有田地才能讓他們安心,才能惠及子孫。
而當今天下,多數地方的土地和財富都被地方節度使和門閥掌控。
地方上交中央的賦稅流程是這樣的,先上交到地方,地方節度使和駐守武將扣除自己的花銷之后再把剩余的部分上交給朝廷。
這種情況下,節度使完全可以造假,大舉截留地方收入,隨后壯大自己。
這也導致各個地方上交朝廷的稅收差距很大,對朝廷忠心或者朝廷控制到位的地方交上來的多,朝廷難以控制的地方交上來的少,官家有均定賦稅的意思,就是想解決這種情況,讓各地的稅收都能到中央來,而不是被地方節度使截留大部。
當然,這個問題從官家的舉動看也只是試探,官家賜給各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各一幅,之后就沒有實際舉措了。
因為官家肯定也害怕引起反彈,大周還需要打仗,敵人環伺,還需要這些節度使、刺史為大周效命。
這種試探也說明比起軍事上的冒險和激進,在政治上官家是保守的,或者說官家急于在軍事上有作為,但在政治上卻沒有花太多心思,這點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致命漏洞。
史從云仔細讀過趙侍劍娟秀筆記記錄下來的信息之后,心里也沒覺得什么,甚至都不能說“人無完人,郭榮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樣的話,只能說這是普通人對這個時代的固有反應。
經歷過五代十國,誰都會下意識看不起文人,而極度重視武功,郭榮這么做并不出人意料,政治的保守一方面是他需要穩固政權應付戰爭,另一方面是這幾十年的經驗讓他覺得軍事勝利大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