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北面部署
幽州城下,旌旗遍地,營寨滿野。
秋日下了兩次不大不小的雨,郭廷謂批了一身毛氈斗篷,騎著馬巡視大營,他心里想著南方的事情不知道如何,但北面的局勢已經大定。
大帥不在,打幽州這樣的堅城是不可能的。
打仗并不是件簡單之事,特別是攻堅城,拋開那些鼓舞士氣的話,甚至可以只說就是派人去送死......
這和野戰完全不同,所以統帥的威望很重要,不然誰都不愿接這樣的活,如果官家或者大帥在,只要令下,諸將定會勠力,將士再難也要用命,但他是做不到的。
即便以大帥讓他暫領全軍的權力去強行命令攻城,肯定也是人心不齊,誰都不想出力,說不定還會引起將領之間的不合。
郭廷謂很有自知之明,所以一開始他就只準備圍困,而沒想過強攻。
遼國人已經被殺怕了,他們的皇帝也被困幽州城中,遼人據守幽州,根本不敢出城,他所做的是立即派人在幽州以南的固安,益津關,淤口關等地修筑城池壁壘,建立要塞,以穩固北面局勢,讓周軍完全控制這些土地,站穩腳跟。
而對諸將的號令,郭廷謂也從未想過,因為他知道自己指揮不動,只要維持當前現狀,一切就很好。
他也按照大帥臨走是匆忙的吩咐,向遼國提出,以南京留守蕭思溫換董遵誨的母親和她的女兒。
郭廷謂是郭子儀后代,但他們家早已移居淮南,很多北方的事并不知道,是閭丘仲卿告訴他事情有一次在軍事會議上向眾人解釋原因。
閭丘仲卿是齊地人,后來多數時候在河北,河東謀生,更了解北方的事情,而說出來大概也可能考慮到怕眾將不服,憑什么拿一個南京留守去換人。
董遵誨,涿州范陽人,父親董宗本原本是隨州刺史,后來遼人南下時家破人亡,董遵誨的父親被害,他南逃去投奔舅舅高懷德,而她的母親淪落幽州,如果還活著大概是被遼國權貴霸占,成為的奴隸。
不過事情很快有了進展,原來霸占董遵誨母親的人居然就是蕭思溫。
董遵誨母親是刺史夫人,姿色不錯,遼國人占據十六州之后,因為董氏姿色不錯,蕭思溫將其霸占,納為妾氏。
只是大帥余下的交代的命令令他有些不解,換回董氏的女兒?董氏在幽州給蕭思溫生了女兒嗎?
審問蕭思溫之后,郭廷謂發現并沒有,他雖然霸占董氏為妾,卻沒有誕下任何子女,一時間他更加不解,大帥這匆匆忙忙的交代是什么意思?
難道意思是說如果董氏被契丹人霸占生有子女,也要一并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