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破郴州
秋日,大梁天氣正好的時候,街巷中的喧囂熱鬧一點沒減。
城外寺廟,史從云蹲在山頂無聊的俯視遠處大梁全景,整個人有些無聊,遠處寺廟里外門口道口,都有禁軍守著, 山上的香客都被清空了,山腳也有禁軍把守,沒人上去。
回頭看了一眼遠處寺廟那邊,今天他是陪人來了的,能讓大秦的皇帝屈駕的,當然只有他的后宮。
周憲和趙侍劍兩個媽媽, 今天來為史進和史敏祈福。
史從云原本不想來了, 他都不信這個,但耐不住趙侍劍和周憲的軟磨硬泡,只能陪著兩娘們來了。
雖說他日理萬機,但那沒辦法,老婆還是需要陪的,這么想史從云都覺得自己真是個好男人。
這些天難得清閑下來,事情也少了。
過了中秋,秋收的事也逐漸安定下來,幾乎沒什么忙碌的,除了排馬屁的沒變。
這一下史從云終于找到做皇帝的快樂。
這些天游山玩水,流連后宮,時不時去汴水畔打打炮,日子可過得舒服了,朝中有王樸,范質,閭丘仲卿等主持,完全沒有問題。
而他也在有意的提拔竇儀, 李昉, 沈義倫等新人。
而這些人中, 范質孤僻孤立, 魏仁浦和他有煙親,閭丘仲卿是他的幕僚起身,這樣王樸又被孤立起來,互不勾連,他們的聲望也沒人能達到當初李谷那種程度,史從云能放心使用。
有人做事,皇帝自然就清閑下來。
中秋之后,北方來了消息,說遼國的使團已經到了關北,與慕容延釗完成交接,史從云頗為期待,期待的倒不是遼國能做出多少讓步。
史從云作為天子的決心十分明顯,因為他已經好幾次故意找茬把反對對遼國大規模用兵的集賢殿,翰林院的官員給流放或者去職,朝中上下誰都慢慢明白他和遼國勢不兩立的決心了。
不到這種高度,是很難理解朝廷的利益糾葛的。
別說當今他們和遼國的關系,就像當初漢武帝朝對匈奴用兵時,朝中的放對聲音是非常多的,多到不絕于耳。
理由大概兩種,一種以司馬遷為代表,說漢人和匈奴人都是炎黃后裔,是手足同胞,不應該大動干戈。另外一種則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漢朝對匈奴的政策已經延續幾十年,歷經數代皇帝,而且都是明君圣主定下的,不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