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盡快
“你親戚?”周醫生問。
“是。”小鐵點點頭認了下來,說:“去工地辦事,正好人家討債的來了……”
周醫生打斷他道:“現在不說這個,病人的癥狀基本穩定,失血也不算太多,核心問題就是手指的切割傷,我給他們說一下,先不要打開急救紗布,直接給你轉到手外科去?”
“啊……不是。”小鐵慌了,連忙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周醫生有點奇怪。他與小鐵算是偽同期,一前一后的考入的醫院,屬于當年事業單位改革的弄潮兒,因此相熟。只是隨著大家的年齡增長,社交圈子較為內斂,有些(日rì)子沒聯系了。考慮到潘主任引人矚目的進修,周醫生的眼神里就帶上了懷疑。
老好人歸老好人,被人騙就是傻缺了。
小鐵吭哧吭哧的道:“我的意思是,希望能把鄭器就近安排到急診科來治療,那個……手外科今天特別忙,前面還有兩個特需病人,插隊也不好,不插隊的話,又耽擱治療。”
這算是小鐵找出來頂好的借口了。
在醫院里,廣義的特需病人,指的實際是特需門診。大部分的三甲醫院,都有特需門診或更權貴的干部病房。
其以昂貴的價格滿足病人們在醫療服務以外的需求。相比之下,干部病房論的是級別和關系,特需門診可以看級別和關系,也可以看錢,明碼標價的提供特殊服務。
例如很多大醫院為人詬病的掛號,在特需門診就不用煩惱,只要按照主治和副高388元,主任500元的標準支付門診費,病人和家屬想點誰就可以點誰,論起來,還有可能比黃牛票便宜些。如果一名醫生搞不定,再只要出500元,就可以主動發起院內專家會診,1000元得到院外專家會診,理論上還可以尋求外國醫生的遠程會診……最重要的是,病人大部分時間都可以呆在每(日rì)1000元的病房里休息,任醫生護士們奔波即可,妥妥的協和標準。
這樣的病人,頭天(禁jìn)食,當(日rì)素顏,臨上陣了,你告訴人家被插隊了,那肯定是不愉快的。
周醫生勉強接受了這個理由,但還是好心說明道:“你轉診給潘主任做,療效肯定是要好一點的。留在我們急診科,那就只能凌然來做了。他的病人倒是恢復的都不錯,手術做的也細致,但畢竟是年輕人,經驗少,你得考慮清楚了。”
“考慮清楚了。”小鐵能怎么回答呢。
其實,要他做判斷的話,他也覺得凌然的技術是遠遠比不上潘主任的。旁的不說,就經驗一項,凌然才做了幾個月的手術,怎么與做了20年手術的潘華同志比。
不過,潘主任不愿意自己做手術,鐵醫生也是能理解的。
怎么說都是相熟的姐夫,潘主任在國內的時間,三分之一在酒店,三分之一在醫院,三分之一就在姐夫家里,朝夕相處下來,臨(床chuáng)決斷很容易就出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