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心肺復蘇
這不僅是因為同時做(胸xiōng)部按壓和人工呼吸,能提高生存率,也是因為心肺復蘇極其耗費體力,平均每分鐘要達到100次以上,才能起到較好的作用,因此經常需要兩人輪換進行。
然而,凌然暫時并沒有要輪換的意思。
心肺復蘇就本質而言,就是一個弱化版的葉克膜,即人工體外循環。按壓(胸xiōng)部是為了讓心臟繼續泵血,人工呼吸是為了讓氧氣繼續供應。如此一來,就將心臟驟停,全(身shēn)臟器與大腦停止工作并死亡的過程,改造成了心臟驟停,全(身shēn)臟器和大腦勉強工作,看看能不能堅持到心臟動起來。
血液和氧氣是人體臟器和大腦所必須的,理論上,心肺復蘇能提供正常供應量的30,如果將細胞形容成一支軍隊的話,后勤保障維持在30的水平,軍隊可能已經失去了戰斗力,但至少不會徹底崩潰。
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就像是在最糟糕的(情qíng)況下,維持后勤保障的供應。
按壓(胸xiōng)部的力量,頻率,人工呼吸的程度等等,在這種時候,都起著異乎尋常的關鍵作用。
30已經是一個極低的限度了,再減少到25,20或者15的話,看似變化不大,實際上卻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凌然跪在病(床chuáng)上,只想將心肺復蘇盡可能的高質量的做下來。
就像是牛護士不熟悉急診室里的凌然一樣,凌然其實也不熟悉急診室里做搶救的護士和醫生們。
所以,他更愿意自己來做心肺復蘇。
高質量的心肺復蘇究竟有多困難,看看各種期刊和國際會議中,對于超長心肺復蘇的贊賞,就可以窺得一斑。
超長心肺復蘇,意味著強有力的團隊,長時間的進行了高質量的心肺復蘇,再加上極好的運氣,才能成功一例。
在凌然看過的論文中,某院統計了一年間共計190例心肺復蘇(復蘇時間大于30分鐘),恢復了自主循環的僅17例;17例中,活著出院的僅3例;3例中,植物人狀態的2例,痊愈的1例。
即使如此,僅有的1例成功案例,依舊鼓舞醫心。畢竟,這是從閻王(殿diàn)里拉回來的人。
“除顫。”
凌然跳下病(床chuáng),再次拿起了除顫儀。
重新完成一次除顫步驟以后,凌然繼續進行(胸xiōng)外按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