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子弟
“凌然挑一挑,大家分一分,剩下的,我們還有自己的重癥監護室呢。”霍從軍說到這里,已是得意的嘴角都翹起來了。
老王等人,亦是氣勢為之一滯。
是呀,人家還有一個自己的重癥監護室呢,這到哪里說理去!
而且,要論人手的消耗,重癥監護室是最可怕的,8床位的重癥監護室,醫生起步就是12名,要配置的充裕一點的話,16名都不算多。
這樣一看,霍從軍搞訓練營,是真的有需求的。
老王的目光不自覺的飄向了屏幕。
呂文斌這時候,已經縫合肌腱到了快結束的時間,7個0的細線環繞一周,可以說是再認真不過了。
“縫的怎么樣?”霍從軍注意到幾個人的表情,心下不由一笑。
放在一年前,呂文斌雖然已經開始做主刀了,技術也沒到現在的水平,只能說是普通主治的水準。但是,被凌然壓著做了一個月以后,呂文斌等人的技術,是明顯發生了蛻變。
尤其是一些小細節的處理,令霍從軍都有驚艷感,說是達到云醫手外科的主治們的水平,確實不為過。
當然,這也沒什么奇怪的,很多進修醫生到頂級醫院轉一圈回來,就能在醫院里頂大梁,也是一樣一樣的。首先得要醫生有足夠的積累,接著,才是大牛醫生的指導。
注意細節這種事,僅僅要提出來,要注意到,還是相對容易,但如何實現,如何在繁忙瑣碎緊張變化的手術中實現,經常就是外科醫生的個人經驗了。
就tang法縫合乃至于肌腱縫合的技巧來說,凌然都是云醫數一數二的,也就只有他才能指導出這樣精細的手法。
如果不是直接的指導,光是自己旁觀,想要學到精髓,學到呂文斌的程度是非常難的。
外科醫生的森嚴等級也就體現在這里,年輕醫生不伏低做小的話,成長是非常困難,有沒有人教,上級醫生教的用心不用心,得到的結果都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主任到了臨退休的最后幾年,才會將自己壓箱底的技術教給手底下的人,其套路和想法,與過去千年以來的匠人們,也是差不多的。
老王等人,也從呂文斌的手法里,體會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
“縫的不錯。”站在側邊的一名老醫生,來自中山醫院的李卞,又是問了出來:“你們這個醫生,就是凌然凌醫生,全程教出來的?”
“沒錯,我們這不算是誤人子弟吧。”霍從軍神情傲然。
“這個基礎打的是真好。”老醫生李卞釋放出一絲笑容來,再重新看向屏幕。
手術,亦是趨于收尾。
凌然盯著看了一會,就失去了興趣,將手里的鑷子一丟,換成了旁邊的二助給呂文斌打下手,自顧自的出去了。
參觀室里的醫生們互相一看,也開始三三兩兩的離開。
叮咚。
霍從軍的手機,響了一聲短信提醒。
霍從軍打開來,就見一條陌生號碼發出的信息:“霍主任,我是中山醫院的李卞,想問下,凌醫生的訓練營是否能給我一個名額,我想讓兒子去試試看。”
霍從軍抬頭,側望,面上露出微笑,然后回復短信:“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