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第209章 成名(十三)
這個時候,李淵差不多算是坐穩了太原留守的位置,很順利,剩下他面臨的問題也就簡單明了起來。
各處匪患難止,晉地的好說,有太原王氏輔助,晉人歸附是早晚的事情。
但河北那邊鬧的太厲害了,流竄過來的家伙,一個比一個兇,他們可不管什么太原王氏不太原王氏,太原留守不太原留守的。
這些家伙已經造反造的著了魔,你就算現在給他們一塊田地,讓他們耕種他們也不愿意了,我就是要搶,搶東西多簡單啊,我就是要拉人造反,沒了手下生活多沒意思啊。
怎么止住這種勢頭,讓河北人在河北老實呆著,糟蹋你們河北去,別往晉地來的問題,讓李淵和他的謀士將領們,都愁白了頭發,卻感覺除了剿滅之外,沒什么好辦法可想。
于是,大業十二年,其實是李淵拼命剿匪的一年,他的長子李建成,也就此嶄露頭角。
還有個更大的問題在困擾著李淵,那就是突厥。
從大業十二年開始,突厥連年入寇,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
身為太原留守,他需要作出努力,來對抗強盛的突厥,保證晉地的平安,這是他推脫不掉的職責。
剿匪,李淵可能自信滿滿,他對這個也很有經驗,他不像王世充,吐萬緒,或者是樊子蓋那么糊涂,會受到皇帝,乃至于東都臣子們的干擾。
他看的很明白,剿撫并用是必須的手段,不然的話,匪患只會越剿越多,就像其他糜爛的地方一樣。
他自信能在一兩年間,還晉地一個清明世界。
但突厥啊……以如今之情勢,拿什么來應對突厥人的襲擾?
太原留守府邸后宅,一處水榭當中,唐國公李淵披著貂裘,撫著欄桿,憂煩萬端。
都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李淵是既喜山巒,又喜觀水,所以向來認為自己兩者俱全……
而當他心意煩亂的時候,就喜歡站在水邊,估計是想從水里得到些智慧。
不過他在這里已經站了半個多時辰,也沒能讓自己的腦子開個竅,身上卻被凍的有些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