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第351章 詭詐(三)
晉陽王氏只是輕輕的關閉了門戶,實際上也關閉了和李唐交流的渠道和欲望。
正在募兵的宇文歆焦頭爛額,作為并州總管府司馬的竇誕,以及晉陽令等晉陽官吏,也是人心惶惶。
出走的官吏太多,不但是晉陽的軍政系統運轉的不順暢了起來,整個河東都是暗流涌動。
河東裴氏的族長更是送了親筆書信到并州總管府,勸李元吉親自登王氏之門,安撫王氏族人,就差明說讓李元吉親自登門謝罪了。
因為河東裴氏受到了王氏措辭嚴厲的威脅,他們要斷絕與裴氏的姻親關系。
這可不是小事兒,兩個晉地大族聯絡有親,相互幫扶是必然的,別看裴氏在李淵主政河東之后,陰了王氏幾下,可像他們這樣的大族群,有所爭競在所難免,可很多時候,他們之間不會爭個你死我活,而是相互扶持的關系。
一旦不相往來,那就是徹底反目成仇了。
如此一來,有些人一定會問,那對于裴氏而言會有多大的麻煩?事實表明,一旦事情到了那一步兒,麻煩就大了。
晉地門閥有一些,多年來都以王裴兩姓為首,實際上,因為王氏傳承久遠,駐于晉地數百載,比裴氏的根基要深的多。
晉地姓王的有多少?姓裴的又有幾個?只要稍微比較一下,差距也就清楚了。
戰亂無疑消弱了他們的影響力,可王裴兩個晉地大閥一旦斗起來,就算有人平定了天下,晉地也將永無寧日。
這件事影響有多大,只看車騎將軍張達酒后當眾大罵李元吉,殘暴狠毒,不知所謂就是明證。
不但官吏們惶惶不可終日,軍中也有了不穩的跡象。
宇文歆氣急敗壞,到并州總管府跟李元吉大吵了一架,當面就跟李元吉說,他要上書參劾于李元吉,可見其心中已是氣極。
實際上,這也表明,李元吉這個并州總管差不多已經進入倒計時了。
竇誕則如喪考妣,李元吉這次是把他們這些離著近些的人都給坑了,可以想見的,長安那邊的詔書一下,李元吉可能只是灰溜溜的回去長安,而他們這些人,可就不知會落得怎樣的下場了。
竇氏留他們兄弟在晉陽輔佐李元吉,不是看李元吉有多出息,而是看晉陽這邊兒還算安寧,讓他們兄弟二人在此熬一下資歷罷了,因為長安人才濟濟,顯不出他們來。
可現在,竇靜已經被免職,生死都不知道,而他呢,只能跟著李元吉一起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