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文武
不是她不知道王號的重要性,而是深知丈夫的腳步絕對不會停下,不管是漢王還是其他什么名號,都只不過是一時之選,只要別太奇怪,那就成了。
而此時李破說話只說了一半兒,她已是聞弦歌而知雅意,道了一句,“夫君是說,稱王之后,再慢慢設置官署?”
這個時候,悄然間,廳中也就只剩下了夫妻二人,李春拉著紅眼珠,揪著沒吃飽的阿史那天香,趕著王琦出去了,可見,王師還真沒白教了她一場,開始分出了輕重之間的分寸。
李破慢慢抿著酒,幽然道:“晉地人才還是少了些,一些職位肯定沒有好的人選,不若等上些時候,再行定奪。”
兩個人現在談的是稱王之后的程序,正常情況下,一間王府,需要設置的職位其實并不多,如今的晉陽總管府和平常時節的王府其實已經差不多了,在職能上猶有過之。
可亂世到來之后,情形又不相同,大家稱王后,差不多都要設置六部,內史,中書等官署,為稱帝做出準備。
李破這里自然也不會例外,而他擔心的地方其實不在于時間問題,而在于這將是一個比較龐大的官僚集團,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若是所用非人的話,只會弄的一團糟。
所以,按照他慣常的做法,這種事都會緩一緩,把底子踏實下去,然后再來個順水推舟,這無疑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王者品質。
所以,李破對政事從來談不上有多熟悉,可他卻總能不急不緩的將政務處理的條理分明,其實就在于他從來不是急著想將事情做完,而是想方設法的去把事情做好。
而如今面臨著有一件大事的他,其實在去見蕭后之前,就已經給此事定下了一個比較長的期限,那就是兩年之內,將這個官僚體系慢慢建立起來。
當然了,這也是吸取了建立衛府時的教訓之后,做出的一個決定,而且,他覺著總管府的各個職位運轉的還很順暢,也不用急于做出大的改變。
可這次李碧并不很贊同,搖頭道:“夫君可曾想過……有多少人盼夫君稱王是為的什么呢?軍中將士還可以軍功晉身,其他人等兢兢業業,又能以何為功?出謀劃策還是治平地方?那又如何能給軍功相比?”
一連串的問句,說的其實是李破以文武分治來用人的一個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升賞上的不平衡。
自晉末以來,文武界線模糊,這個弊端也就顯現不出來,也差不多被其他弊病所取代了。
可李破自起兵以來,悄然間在文武之間劃出了一個界線,像陳孝意,溫彥博,蘇亶等人不會領兵作戰嗎?那是胡扯,他們若是領兵,也許比軍中一些將領還要稱職呢。
可李破從來沒讓他們領兵于兩軍陣前,好處顯而易見,他們更加專注于內政,不然的話,飽經戰亂的晉地也不會這么快平靜下來。
可弊端也由此而生,文武一旦脫離開來,在亂世之間,那一定是將軍們的天下,那些只管出謀劃策,志于內政的文臣,其實顯不出什么來,之所以還有那許多人留名青史,實際上不是他們自己如何如何,而是后來的文人們更愿意給他們揚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