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河邊(五)
如今兄長李神通被俘于晉地,他這個弟弟也就成了他這一支的頂梁柱,并沒有受到李神通什么影響,深受李淵器重,之前就曾掌管皇城守衛(wèi),當(dāng)秦王李世民回京養(yǎng)病,和當(dāng)初他兄長出征晉地時不一樣。
再沒那么多人爭著去東邊領(lǐng)兵,于是李神符被委以重任,以襄邑郡王,光祿大夫之身,晉陜東道行臺兵部尚書,陜東道行軍總管,代替李世民守衛(wèi)黃河西岸諸郡縣。
李神符與秦王李世民交好不是什么秘密,他和兄長李神通確實不一樣,李神通當(dāng)初逃出長安,還要埋怨李秀寧跑的時候沒叫他,再加上眼饞侄女的戰(zhàn)功,所以后來鬧的不可開交,心胸狹窄之處,可見一斑。
而李神符就大不一樣了,他不但和李世民交好,和太子那邊也沒弄的勢不兩立,前幾年李神通搶了李秀寧的功勞,他還曾替兄長至平陽公主府向李秀寧致歉。
可以說,在為人處世上,他比李神通要圓滑的多,人緣自然也比李神通強上不止一點半點,在朝中風(fēng)評也很不錯。
他來到黃河岸邊的時候,面對的局面要比李世民在時好很多,潼關(guān)分兵出來,讓他有了充裕的兵力分守岸邊各處要隘。
和陜東道行臺尚書令蕭禹見了一面,兩人也取得了共識,陜東道行臺不會太過干預(yù)軍事,如此一來,他這個陜東道行軍總管也就大致名副其實了起來。
接著就是駐守永豐倉的平陽公主李秀寧處,往來一番,也談的不錯,大軍糧草無憂之下,讓李神符熟悉部下,整軍備戰(zhàn)之事做的都很順利。
尤其是他和秦王李世民的關(guān)系大家都知道,所以秦王府留下來的人也都服膺。
這就是襄邑郡王李神符,雖無赫赫之功,卻能聯(lián)結(jié)各方,以為助力,說是將帥之才有些言之過早,可這番騰挪下來,讓黃河西岸的局面比李世民在時要安穩(wěn)的多了。
而當(dāng)王世充欲要率兵西來的時候,他沒拖李建成的后腿,立即命人拆毀河上浮橋,令沿岸各部枕戈待旦,不得稍有懈怠稍有懈怠,防守的意圖十分之明顯。
這樣一來,他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告訴李建成,你可以放心的和王世充交戰(zhàn),咱這里不用你操心,李定安肯定過不了黃河。
他這么做自然是符合當(dāng)時局面的,李建成在和王世充交戰(zhàn)的時候,確實沒怎么去考慮李定安趁機攻馮翊,韓城等處的事情,只一心和王世充周旋。
戰(zhàn)略之上,說不上好壞,兩個偏于保守的大軍統(tǒng)帥,有志一同的選擇了防守,也確實讓王世充無機可乘,最終兵敗潼關(guān)之下。
可岸邊換了是李世民……那情形肯定是另外一番模樣,這位秦王殿下一定不會為疑兵所惑,并干出向潼關(guān)示警的蠢事來,也不會事先拆毀浮橋,失去主動出擊的機會。
怎么說呢,反正結(jié)果就是李破在黃河?xùn)|岸虛晃一槍,卻是狠狠給李建成來了一下。
消息傳到馮翊,李神符愕然之下,不由“大慚”,派人去潼關(guān)安慰了一下侄兒,并向侄兒道歉,他眼光不成,沒想到李定安那賊子如此狡詐,竟然選擇在風(fēng)陵渡口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