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律法
而李破說的話也都在點兒上,楊恭仁和王澤爭執(zhí)太過,幾乎到了毫無顧忌的地步,不管他們出于怎樣的考量,在李破的角度看,沒錯我也要給你三棒子,讓你清醒一下。
更何況楊恭仁在晉地沒什么根基,李破看重于他,不過是因為此人仕途經(jīng)歷很豐富,正是他急需的人才,所以剛來便能得他交托重任。
可你自己心里竟然沒數(shù)?一來便上躥下跳,你想做什么?是有意彰顯你的才能呢,還是自持家世,瞅誰都低你一等?
其實和其他人猜測的差不多,李破惱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楊恭仁不知收斂,剛來便直愣愣的沖上去撕咬王澤,楊氏中人就這么了不起嗎?要知道如今隋朝可是已經(jīng)亡了呢。
楊恭仁先是愣了愣,接著騰的一下老臉就紅了,這肯定不是羞的,而是氣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被點名批評,就算經(jīng)歷過了很多坎坷,這種情形卻還是頭一遭遇到。
&nnbsp; 氣息不勻間,站起來躬身為禮,“臣……”
很多話想說,晉末以來的臣子們?nèi)钡氖蔷覉髧闹页迹瑥膩聿蝗币韵路干系闹背迹鹌饋懋斖タ罐q,吹胡子瞪眼的人是比比皆是。
可話說回來,楊恭仁畢竟不年輕了,而且作為楊氏中人飽受戰(zhàn)亂之苦,他之前的所作所為,有著很多因素在起著作用。
什么都沾點邊兒,可最終鬧的不可開交,卻還是動了意氣的緣故,讓他對王氏中人越瞅越不順眼。
如今心念電轉間,所有的不如意都化為了一聲嘆息,出口的話也立馬變成了,“臣請大王恕罪,大王以重任相托,臣不敢有所懈怠,臣以為,開皇刑律頒行之前,參修者數(shù)以萬計,其中俊秀之士無法計數(shù),集前閑之所成,續(xù)后人之精華,寬嚴得當,慮有萬方,擅加篡改,無益于事……”
“臣之所慮,也許欠周,后更有意氣用事之嫌,可一腔赤城,并無私意,還請大王明察。”
聽了這番話,李破的臉色立即緩和了下來,楊恭仁可謂是歪打正著,這是李破最喜歡的認錯方式,有理有據(jù),認錯態(tài)度良好。
李破不喜歡那些油嘴滑舌的狡辯,更不喜歡直著脖子跟你硬頂?shù)乃^“直言”,所以楊恭仁所言就算并不合他心意,也能被他接受下來。
其實這也正是官場中人喜歡揣摩上意的本質(zhì)所在,只有知道了上官的性情和做事方法,你才能官運亨通,不然的話,你再能干,在官場之上也沒什么前途可言。
李破按了按手,“坐下說話,楊侍郎所慮并非無的放矢,王侍郎,你又有何說法?”
讓很多人有些意外,老楊輕易過關,這難道是老王要倒霉了嗎?
漢王殿下為自己張目,可禮部侍郎王澤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變成了滿心惴惴,起身施禮道:“大王容稟,當日大王所慮者,唯隋律太苛,不益于休養(yǎng)生息之故,遂修隋律以養(yǎng)生民……楊侍郎所言或有道理,可開皇年間五定刑律,大業(yè)又有七修之舉,所謂法以應人,非人為法存也,今吾等為大王厘定律令,正應此理,臣等盡心行之,何錯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