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諸事
中書令陳孝意正在與李破說話,這些時日接二連三的政議軍議,不光是讓陳孝意疲態盡顯,李破其實也沒好到哪里去。
大軍陸續云集而來,誰都輕松不了。
又剛接到了張倫和徐世績的“捷報”,讓李破頗有些心煩意亂,隨口便道:“胡鬧,不允。”
陳孝意雖說身心俱疲,可這些成長于文帝時期,在大業年間擔當重任的老臣,心志上都如鋼絲般堅韌。
也只是微微一笑,就不溫不火的道:“今大王興兵將平李淵,眾人欲隨翼尾,爭相請命,此正顯大王順天應人之賢明……再者,定亂之功在前,即便臣年邁體衰,卻也有所意動,何況他人乎?”
“臣以為,此輩所請,或可撫慰,不可峻拒,大王以為然否?”
李破稍一沉吟,便笑道:“中書所言甚是,是我有些急躁了,這兩人啊……耳目靈通,大軍未動,便來……”
說到這里,搖頭失笑,顯然是不太滿意。
此時陳孝意便笑而不語,兩個人一個有王氏為助,一個則是晉陽土著,消息自然靈通。
而這兩位啊,宇文歆向來急功近利,張云智也正在野心勃勃的年紀,若沒什么動靜才叫奇怪。
當然,這些因由知道也就算了,他斷不會輕易在漢王面前說起。
張云智乃后起之秀也還罷了,宇文歆卻是外臣之首,作為中書令,對這樣的人漢王可以嘮叨兩句,他卻不能輕易置喙,以表喜惡,不然的話,與弄臣何異?這點分寸陳孝意自是了然于心。
李破沒那么多的顧忌,稍稍流露出些不滿,便接著道:“回書宇文歆,讓其緊守轄地,以備突厥,此等重任,非他莫屬,何須與諸人爭功?”
“再曉諭諸郡官吏,春耕在即,勸助農桑之功,與戰功無異,莫要再請戰于陣前,難道以為本王是個莽夫,只記得斬將奪旗之功不成?這樣……中書覺著可好?”
陳孝意自然再無異議,只是示意中書侍郎岑文本,岑文本埋頭案牘,奮筆疾書,頃刻間便將漢王殿下的話改的面目全非,隨后呈上請李破覽閱。
李破還真仔細瞧了瞧,也再次飽受打擊,和這年月最為杰出的文人相比,他那點文字功底幾如螢火以對皓月,不值一提。
隨后又與陳孝意談了許久,幾乎就都是戶部的首尾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傳到中書這里的文函有一多半都是戶部的,在李破刻意省去了尚書令這個環節之后,效率不錯,起碼戶部不會因為尚書省和中書意見相左,而耽誤了糧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