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天下
蕭銑這些年懷柔于內,聯結地方豪族,收服各路義軍,與民休息,外則攻拔蜀中,連敗林士弘,勢力擴張的很迅速。
去年年中之時,一個擁兵數十萬,割據江南大部的勢力已然漸漸成型。
可惜臨到關鍵時刻,功臣的跋扈,君王的猜忌,以及各種各樣內里的斗爭讓這種大好勢頭戛然而止,而且形勢是急轉直下。
張繡身死,董景珍投唐,宋王楊道生也沒多少猶豫的改換門庭,幾乎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梁王蕭銑算是給大家又上了一課,極為鮮明的詮釋了晉末以來,君王以及貴族們的典型形象。
而竇建德今年的日子終于好過了一些,不用為河南的草頭王們操心,外部環境極大優化,王世充一死,山東,以及河南的守臣,將領紛紛歸順,地盤擴大之余也日漸穩固。
再加上去歲征幽州,終于大致上掃平了北邊的割據勢力,所以說,竇建德在戰略上,已然沒有了多少后顧之憂。
這個時候,竇建德沒像蕭銑那么志得意滿,還是很清醒的,一邊屯兵魏縣,窺伺河南,一邊派人北上突厥,再議稱臣,以求得突厥支持。
當然,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去年秋天收獲頗豐,軍民屯田有了一定的成效,大家好歹不用餓肚子了。
可想要吃飽也妄想……河北,山東竇建德治下,看上去施行的還是軍府,加上三省六部制度,可只要到這里走上一圈你就能明白,這里是完全的軍事管制,軍民一體。
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就像當年李破在云內做的那樣,顯然是應對糧食短缺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而且軍事動員能力也很不錯。
而李破在南下馬邑之后,便舍棄了這種模式,因為這樣做依靠的不是旁的什么,而是大批廉潔的官員。
事實也證明,那樣的官員很難批量生產,李破在云內的時候,就已有了腐敗的跡象,地盤一大,就更難杜絕。
想讓掌握了權力的人們全心全意為旁人謀福,自己卻節衣縮食,過著節儉的日子,那是圣人,這樣的事情后來人實現不了,如今更是難如登天。
竇建德比李破走的遠了許多,不是因為竇建德的麾下更有忠心,操守,而是河北,山東的大環境使然罷了。
這里的人們經歷的殘酷的戰亂,有如地獄般的行程讓大多數人想要安定下來了,所以他們的忍耐力更強一些,以及吃飽肚子的愿望也極為強烈。
即便如此,這兩年因為反對竇建德施政的人也是層出不窮,于是那些想要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家伙紛紛肝腦涂地,殺了一批又一批,終于讓大家勉強過上了“好日子”。
后來人給予了竇建德很多正面評價,說是他的治下如何如何,如果讓他當了皇帝又是如何如何,其實只要想一想,從大業六年開始,十幾年間,河北山東都是風起云涌,烽火無日或休的狀態,那也就能明白。